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江山 《国际航空》2002,(3):56-58
冷战时期。前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足以让其对手感到恐惧。他们不仅率先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而且在载人航天领域连拿数项第一。 在运载火箭方面,前苏联/俄罗斯同样具有超强的实力,他们拥有多种系列运载火箭,这些火箭为前苏联/俄罗斯在航天方面同样创建了多项世界第一。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航天实力每况日下,军用卫星,特别是侦察卫星数量不足,为此,俄航天兵与俄航空航天局已决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优先发射由俄国防部控制的军用卫星。  相似文献   

2.
佳力 《国际航空》2004,(9):57-59
30多年来日本发射了70多颗不同卫星,其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日本自行研制的H系列火箭的主要性能可以同欧美国家的运载火箭媲美;日本参加了国际空间站项目,负责建立空间实验舱;日本于1998年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虽未获得成功,但显示了深空探测技术的实力。2003年,日本多次航天发射失败,航天业受到重创,迫使日本重新审视航天开发政策,调整航天机构和启动载人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指导召开的空间机构技术学术研讨会10月23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国内外空间机构技术发展前沿,研讨空间机构技术发展成果与经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载人航天》编委会主任余同杰出席会议并致辞。余同杰在致辞中强调,载人航天学术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关注,载人航天长远发展需要各技术领域积极参与,尤  相似文献   

4.
中继卫星系统在我国航天测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继卫星系统高覆盖、数据传输能力强,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其对优化我国航天测控网结构、提升中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结合中继卫星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任务对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在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段测控、载人航天测控、卫星在轨长期管理等方面开展中继卫星系统应用的思路,梳理了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及早期轨道段测控、飞船返回段测控、多址链路测控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载人航天对公众的心理效应成为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基于航天技术推广和民族自尊心两个视角,引入双系统信息处理理论,探索了载人航天空间应用对公众心理移情效应的作用机制:当公众民族自尊心随载人航天的发展而增强,公众启动感情系统对载人航天进行处理;当航天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公众启动认知系统对载人航天进行处理。在双系统信息处理的作用下,公众对载人航天产生移情效应,对航天市场化、航天科普、航天人才培养和航天政策的制定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3年,各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具体国情,以审慎务实的态度持续推进载人航天活动。基于此背景,综述了2013年国外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动态,梳理了国际空间站及深空探索领域的系列成果,分析了重型运载火箭、新型飞船、空间商业运输能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2008,(4):65-65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阶段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8.
航空新闻     
中国发布航空航天白皮书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负责人阐述中国民用航空航天发展的政策。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在会上发布了名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用航空航天》白皮书。栾恩杰表示,面向21世纪,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鼓励航空航天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原则,实施新的民用航空航天政策。 同时,鼓励、支持航空航天企业以追求项目的商业成功为目标,建立面向国内外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航空航天工业树立精品意识,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型号配套研制的可靠性信息采集、管理和评估系统(RICE)。利用该系统完成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可靠性信息的采集、管理,并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前进行了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0.
空间微生物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飞  袁辉  赵辉 《载人航天》2014,(5):465-473
空间微生物是长期载人航天面临的一个重大安全性问题,严重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和航天器的长期安全运行。载人航天器内微生物滋生会污染环境,导致航天员感染或生病,腐蚀材料,导致设备故障,在空间发生变异的微生物如被带回地球,还会威胁地球生态安全。空间微生物来源途径多样,种类复杂,且种群在航天环境下不断演变,控制难度大。空间微生物控制是在航天器的设计建造、在轨运行各阶段采取适当的监测、控制和防护措施,控制航天器的微生物水平,防范其风险。介绍了国际空间站飞行前和飞行阶段的微生物控制标准与监测要求,以及国外在载人航天器设计、消毒灭菌、洁净组装、发射及在轨飞行等阶段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空间微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