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业界、学界对此鲜有专题研究。2013年,笔者曾在《中国航天》杂志发表《中国航天软实力与世界航天强国建设》一文,论证了航天软实力与世界航天强国建设的内在联系,并首次提出"积极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航天智库"。由于篇幅所限,当时未能就此展开论述。本文将从分析中国航天新型智库建设的概念和价值入手,论证其与建设世界航天强国、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以及发展空间外交事业的辩证关  相似文献   

2.
正三、中国航天新型智库建设的问题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来,对全行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建设历来高度重视,顶层设计能力的形成被视为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基础。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巨匠的推动指导下,中国航天成为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的成功实践者。改革开放后,我国对空间战略、空间政策、空间法律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水平逐步提高,智库类机构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公司、中国国防  相似文献   

3.
正4月24日,在我国首个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十二院于2016年3月4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单位基础上成立。作为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源地,十二院将肩负起建设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实现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三大重任。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批示中对十二院的挂牌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十二院以更名为契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事业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国防实力的综合体现,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亟需借助新型航天科技专家智库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中国航天发展。在此背景下,对新型航天科技专家智库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月13日,第十三期钱学森论坛"相聚丝绸之路起点,奏响强国战略号角——钱学森智库聚焦古都复兴"在西安盛大开幕。一周后,2018年1月21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十二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钱学森军事系统工程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在深圳盛大召开。本期钱学森论坛以"引领改革先声四十年,抢抓时代历史新机遇——钱学森智库聚焦创新中国"为主题,旨在践行十九大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创新中国建  相似文献   

6.
正四、加快推动中国航天新型智库建设的建议鉴于航天事业的特殊地位,加快推动中国航天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既要树立必胜信心,同时也要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坚持规律引领和问题导向并重,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整体把握,科学推动其加快实现由隐到显、由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正美国国家安全智库建议对小型卫星网络进行军事投资美国非营利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的最新报告称,当下美国军方缺乏"灵活的情报、监视和侦察架构",面对"激进的俄罗斯和强大的中国崛起",建议国防部投资新型太空星座和信息系统组合,使美国继续保持军事超级大国统治地位。CNAS认为,当前的空间和机载传感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8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在包头市成功举办。自1958年我国在额济纳旗境内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与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期论坛以"钱学森智库聚焦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弘扬航天爱国奋斗伟大精神,勇担草原建功立业使命"为主题,旨在搭建军政产学研融合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的重要思想,准确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将于2016年10月底在北京举办第19届学术年会,该年会是我国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交流会。本届年会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承办。会议期间将举行大会报告、分会场交流、专题论坛、论文交流和有关的成果展示、企业洽谈、新闻发布等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科技、军事、智库建设等20多个领域,并举行纪念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05周年的有关活动。国内外知名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专家、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十九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并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国防科研生产体系是建设国防和现代化军队的重要载体,应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这"五位一体"的5个维度,统筹推进新时代国防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9月7日,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共同举办了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导航、遥感、计算融合"为主题的空间瞭望智库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主持,中国工程院樊邦奎院士、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和特邀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做了空间瞭望智库论坛主办方发言。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14.
温燕 《航天》2010,(12):16-17
最近,国人越来越关注美国智库这个隐藏于政府背后的"思想酝酿者"和"点子高手"。美国智库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对美国外交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智库的发展能否从中借鉴到什么?美国顶尖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海默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对此做了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航天人的矢志努力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步步扎实迈入世界一流航天大国方阵的行列,为新时代国家空间安全战略的有力实施保驾护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诠释并推广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北斗3卫星系统特色及交通应用意义2017年11月5日,北斗3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标志着我国北斗系统拉开全球组网的序幕。北斗3将实现服务区由中国及亚太地区向全球覆盖的提升。同时,在导航定位精度、信号连续性、系统可用性等方面也将实  相似文献   

17.
40年来深圳市通过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模式",成为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本文是李德仁院士在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上作的报告,论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用深圳的创新理念、钱学森战略智慧,点亮"创新中国"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品牌作为彰显国家文化魅力、展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名片",在"航天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航天人的矢志努力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步步扎实迈人世界一流航天大国方阵的行列,为新时代国家空间安全战略的有力实施保驾护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臟中国成立70周年,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诠释并推广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与管理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案、创新及实践成果,以及对国外同行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8,(2):3-6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是在我国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基本经验,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论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