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九黄机场航空气象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九黄机场近几年飞行和天气资料,分析了影响机场的主要天气的特点,结果表明:九黄机场的动力乱流、热力乱流和低空风切变出现的机率比平原地区要多,强度也较强;机场地面风的变化较为复杂,风的阵性强和地方性明显,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机场一般在10月下旬进入雪、霜的多发期,会产生比较多的跑道积雪和积冰现象,直到次年的5月结束;机场附近的深沟内形成低云抬升,向跑道移动,在跑道上形成大雾,这种雾的特点是来去快、反复多次,形成、消散时间随季节变化;九黄机场雷暴主要出现在夏、秋季(4至10月)。雷暴有很明显日变化,下午至傍晚出现多。  相似文献   

2.
我院所属的广汉、新津、绵阳、遂宁机场地处四川盆地 ,周边机场密集 ,各机场的空域和航线交叉现象严重 ,因此 ,需要协调和调配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目前在我院各机场的本场、空域飞行由起飞线塔台指挥 ,航行训练由各机场管制室指挥 ,转场训练由院部管制室负责指挥。航行航线与转场航线有些是交叉或重叠的 ,但却由两个管制单位负责指挥 ,这就存在着发生冲突的不安全隐患 ,或者由于航行和转场训练不能同时进行 ,因而降低了空中资源的利用率。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学院进近管制中心将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因洛阳机场相对独立 ,其进近管制…  相似文献   

3.
风沙两相流动光学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自风沙动力学诞生以来所使用的各类光学测量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针对最新光学测量技术在近代风沙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PIV、高速数字图像测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在风沙两相流中的应用,指出光学测量在时间和空间的解析能力上的持续增长将为沙粒微观力学解析和风沙流宏观统计规律获取提供充足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热膜探头在风沙迁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风沙动力学研究中风速高频测量的需要,将55R49热膜探头应用于风沙两相流测量.通过风洞实验,分析该探头测速性能和频响特性,以及风沙流环境测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0m/s风速范围内,55R49具有良好的测速性能,测量风速脉动频率在30Hz以内是可信赖的;在沙粒质量浓度1.8625 × 10-5g/cm2以内,可安全可靠地用于风沙流测速和频率分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野外观测,使用该探头在阵风条件下进行风沙两相流测量.实测结果符合风沙环境大气边界层速度和频率分布规律,证实了55R49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风沙流高频测速仪器.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航空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尾涡效应的知识研究如何提高近距平行跑道机场容量的问题。章介绍了现行的做法即为防止尾涡相遇采用的程序,论述了在近距平行跑道运行中靠近地面的尾流现象,基于涡流放应确定的减小平行跑道间距限度的标准,介绍了改进后的进近程序,这种程序能有效地提高机场的容量。  相似文献   

6.
现有机场群研究较少从航线网络分析角度进行机场节点之间的同质化分析,航线网络中机场节点的属性信息考虑不足。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场属性网络表示学习的机场群同质化分析方法。首先,构建包含属性信息的机场群航线网络,如果机场之间有航班,则为机场之间添加一条边,并为每个机场节点添加航线区域属性信息。其次,分别进行机场属性以及机场网络向量表示,通过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将机场属性和机场网络表示向量嵌入到统一的机场表示向量空间,得到融合机场属性以及机场网络特性的机场特征向量。通过计算机场群内机场向量的相似度,可以方便地计算机场之间以及机场群的同质化程度。京津冀机场群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其他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属性网络表示学习的同质性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更符合京津冀机场群现状的同质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入侵机场净空保护区在我国大型机场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并构成安全隐患。本文针对机场特殊应用环境,根据项目组对市场产品调研的结果,对机场净空区无人机入侵防范关键技术分别展开技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关键技术选择和整体技术方案建议,为机场无人机入侵防范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机场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场竞争力的评价原则,最后,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机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这套评价体系对机场的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找出机场竞争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不足,为机场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县级数据的机场人口覆盖率测算方法及结果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场可达性是机场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指标。本文讨论了可达性研究中的参数设置与计算方法,并采用我国2009年县级数据计算和对比了不同方法得到的机场人口覆盖率。结果发现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所反映的机场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也有差异。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其对机场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运行数据的民航机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和运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民航机场面临的安全压力日益增大。本文运用信息管理手段解决机场安全管理问题,建立了基于B/S结构的机场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机场相关部门提供了日常安全管理工具和必要的突发事件响应决策支持工具,实现了机场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和风险管理的结合,提高了机场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快捷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含有砂尘的空气吸入发动机,会与叶片、内外机匣之间不可避免发生碰撞,影响飞行器飞行安全。通过采用显式动力分析有限元法,建立砂尘以不同入射角度、入射速度、粒径大小及其旋转速度撞击壁面的反弹模型,研究砂尘在不同条件下与不锈钢及铝合金面碰撞后的反弹特性结果,为预测砂尘在粒子分离器中的运动轨迹提供反弹特性数据支持。结果表明:随砂尘入射速度增大,反弹速度呈增大趋势,速度恢复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相同入射条件下,铝合金材料对砂尘速度恢复系数的影响小于不锈钢材料;旋转速度、砂尘粒径对其碰撞反弹特性影响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决定砂尘反弹角度仅取决于碰撞姿态和砂尘入射角度。  相似文献   

12.
风沙流中沙粒相浓度的高频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内采用高速CMOS相机记录了定常来流条件下运动沙粒的图像.根据二进制图像标记像素的连通性,从数字图像中提取相机拍摄区域内沙粒的数量N,由此计算得到风沙流的瞬时含沙量q.获取图像的同时,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MiniCTA配合55R49热膜探头测量观测域上方主流位置和跃移层顶部附近的风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定常风速下,瞬时含沙量也是非稳定的,为了真实的记录瞬时含沙量的变化,测量频率至少需要在100Hz以上.定常风速下,高浓度风沙流含沙量的最大波动幅度可达到其时均值的50%以上;而当定常来流风速值在沙粒起动风速附近时,低浓度风沙流的含沙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涂料配制、砂芯制作到微波加热固化,对涂层转移机理、涂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浇注试验表明,转移涂层砂型浇出的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与熔模铸造相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乌鲁木齐机场30年(1981-2010)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低能见度日数增长趋势明显;造成机场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是雾、浓烟和沙尘暴;95%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半年,仅有5%的低能见度天气出现在夏半年;近年来大雾和浓烟日数明显增长,沙尘暴日数却明显降低,新疆地区气候向暖湿化的转化可能是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计算式,提出了“辅助应力圆”的概念,以“辅助应力圆”和莫尔圆的组合探讨了三向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图解法,以及获得主应力和主方位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现行的平流式沉砂池贮砂斗的设计计算,指出初学者常见的错误,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伴有滑动床的倾斜浆体管道砂颗粒输送规律,应用力平衡理论,研究了悬浮层、滑动床层速度以及滑动床厚度求解方法,由此给出了倾斜管道淤积临界速度迭代求解方法。同时,应用悬浮层剪应力线性分布假设,并借助普朗特经验公式,给出了滑动床上方速度分布模型。粗砂管道水力输送实验数据表明:(1)淤积临界流速与颗粒粒径和输送浓度负相关,输送浓度不变时,淤积临界流速与管道倾角大小正相关。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淤积临界速度计算值和实测值最大偏差为13%;(2)随着管道倾角增加,最大速度点位置有向上偏移的趋势。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上层速度分布理论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0%。结果表明力平衡理论和剪应力线性分布假设能够较好地用于伴有滑动床的倾斜粗砂浆体管道淤积临界速度和滑动床上方速度分布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讨论了民族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游离现象的表现和危害,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消除此现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洋  王元  王丽 《实验流体力学》2011,25(2):96-100
对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沙粒蠕移运动进行了高速光学测量并获取了数字图像序列.经过非负图像减法、自动阈值法及双向粒子追踪算法的依次运算,提取了足量的有效蠕移运动轨迹.从轨迹信息中获取了蠕移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了以起动方式划分的两种蠕移运动的比重特性及其随摩阻风速的变化规律:流体起动蠕移代表整个蠕移运动的稳定变化部分,而碰撞起动蠕移代表动态变化部分;随着摩阻风速增大,前者比重减小,后者比重增大;在摩阻风速超过临界值之后,蠕移运动的主导形式从流体起动转化为碰撞起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