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工艺现状与存在问题我厂某产品中的活门衬套偶件,均使用4Cr14Ni14W2Mo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制造。为提高它的耐磨性,需要进行氮化处理。因为活门偶件对零件的尖边质量要求极为严格,而零件氮化后的脆性又与钢材原始金相组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从原材料入厂到氮化前预先热处理,对原始金相组织的晶粒度、双晶和碳化物分布等都提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离子氮化中,对于零件上不允许进行氮化的部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机械屏蔽法予以保护。即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或选用普通的销钉、金属盖板或设计专用的金属夹具将其不允许氮化的部位遮挡起来,使该部位在离子氮化时不产生辉光,从而起到防止渗氮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起我厂承担从法国TM公司引进“海豚”直升机发动机燃调器的试制任务。在该项产品中,共有26种不锈钢零件要求进行离子氮化处理。其中,相当一部分零件属于杠杆类,虽然零件都不大,但形状却比较复杂,具有严格的变形要求。而且多数零件只允许局部氮化。根据上述情况,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屏蔽及支承夹具是能否满足零件离子氮化工艺技术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从瑞士苏尔寿公司转包生产的P7100片梭机,其中部分零件需要进行盐浴氮化处理,采用国内的盐浴氮化技术硬件和软件,按瑞士苏尔寿鲁蒂公司技术标准和要求做试验,结果达到了德国Degussa盐浴氮化技术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38CrMoAlA钢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2kW横流CO2 激光器研究了38CrMoAlA钢的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对材料硬化层的影响 ;分别比较了先激光后氮化以及先氮化后激光两种不同工艺过程处理的特征 ;测定了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后材料表层的 [N ]浓度分布。结果表明 :38CrMoAlA钢经氮化处理后再经激光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化层深度。此外 ,还观察了复合处理后的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5.
针对陀螺碗壳零件口部尺寸难控制,零件拉伸过程中表面易划伤的工艺难点,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流程,通过优化模具设计、改进模具凹模圆角、模具凹凸模液态氮化处理,加工的零件尺寸好、表面质量好,模具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氮化件的非氮化面的防护,一般采用镀锡、镀铜、镀镍和镀青铜等方法。这些方法,固然有优点,但对于已经镀完,在生产中局部掉了镀层的零件,特别是对于有些局部镀难以实现的零件。都需要有补救的防护方法,这就使氮化前涂膏防护变得重要了。我厂氮化历史较长。历年来虽在局部涂料防护氮化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作为一种工艺应用于固定零件,也没有完整的防氮化工艺资料。近几年来,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发生的1Cr11Ni2W2MoV不锈钢螺栓断裂故障,按照零件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 进行了故障件理化检测和批次零件制造质量检查,包括对故障件进行断口宏观与显微SEM检查,对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材料标 准、热处理执行标准参数进行比照,并对存在质疑的回火脆性问题开展了不同回火温度与冷却速度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故 障件断口主要由扩展区与瞬断区组成,主要特征为沿晶+准解理,失效模式为一次性大应力脆断;致使零件脆性的原因在于回火温 度640 ℃处于第2类回火脆性区间;回火后快速冷却可缓解脆性,但无法消除。避免回火脆性是解决螺栓装配断裂的根本途径,因 此要求螺栓零件选择回火温度时应避开脆性区间,冷却时快速通过该区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0X14H5M2Л,1Cr11Ni2W2MoV,GH696等新材料氮化工艺,依据设计要求的中心硬度、表面硬度、氮化层深度、脆性和金相组织等,通过大量试验,得到最佳氮化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长寿命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 ,重点叙述了电镀、气体氮化、液体氮化、离子氮化、渗硼、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分析了模具经表面处理后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氨气和含碳气体中短时氮化的研究结果及强化汽车零件的实例。 在装有专门供气系统的井式马弗炉(炉膛直径450毫米、高1200毫米)中进行氮化处理(图1)。这种炉子可同时供氨气和含碳气体(天然气或吸热性气体),可以将零件与炉子一起冷却,或者在马弗炉外用各种介质,如水,空气及油加速冷却。  相似文献   

11.
气体软氮化是一种由液体软氮化发展起来的、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它的特点是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质量稳定,不受钢种限制,能显著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抗擦伤等性能,同时还能解决液体软氮化中的毒性问题,避免了公害,因而劳动条件好。此外,设备和操作都简单,容易推广。一、基本原理气体软氮化的原理是在530°~580℃的气氛中产生2CO→[C]+CO_2(渗碳)及2NH3→2[N]+3H_2(氮化)反应,使钢铁表面形成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它的过程与其他化学热处理一样,可分三个阶段,即氮化剂分解出活性碳、氮原子;钢的表面吸收活性原子,渗入的原子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氮化零件在发蓝溶液中进行化学除锡时零件尺寸的变化规律,消除除锡过程中零件的尺寸超差,对不同材料零件的除锡温度及时间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降低零件除锡温度,减少零件除锡时间,可避免零件除锡时产生过度氧化,保证零件的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五十多年以来,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氮化。钢制零件经气体氮化,可大大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但由于其生产周期特长,故得不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氮化可显著改善工件表面性能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努力研究强化氮化过程的新工艺。离子氮化、气体软氮化等新工艺就是在生产斗争这一迫切要求的推动下而产生出来的。一九七五年以来,我们在进一步加速氮化过程和碳锕的离子氮化工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一、钛对氮化过程的强化作用一九七五年初,太原矿山机器厂的同志在进行镀钛氮化工艺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同一炉进行氮化的工件,只需要将其中的半数工件镀钛,而其余未镀钛的工件也可以得到镀钛氮化  相似文献   

14.
航空燃油调节器齿轮是调节器中的关键零部件,通过选取XX-18中的3个齿轮对工艺可行性、工艺路线的安排、齿轮精度的检测、氮化热处理方法等5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影响齿轮氮化层均匀性的因素,并通过改进插齿粗加工、磨齿精加工的加工基准一致性,和氮化热处理使用新的加工设备和改进加工方法,提高零件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前言 4Cr14Ni14W2Mo系高镍铬奥氏体型热强钢。表面经氮化后,具有高的耐磨损、抗摩擦、耐疲劳、抗“咬咔”等良好的机械性能。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气轮机、内燃机、泵及液压产品的精密偶件和其它无磁性零件。但是,该材料在氮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剥落”、起皮,成为生产技术关键。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氮化工艺是重要的因素,对原材料金相组织进行控制是保证。编制了相应的新工艺,攻克了此项关键。  相似文献   

16.
1.范围 1.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用分介氨氮化工艺使表面硬化的氮化钢零件。 2. 适用的技术文件 2.1 以下资料,实际上从发行之日起即成为本规范的一部分。 军用规范: MIL-S-869 钢棒、钢条与锻件——合金钢氮化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机高压涡轮轴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漏渗问题,通过渗层深度、冲击韧性、表面硬度等试验,找出了挽救该零件的最佳方案,填补了公司在零件局部氮化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Cr11Ni2W2MoV钢进行环保型盐浴氮化处理,与现行盐浴氮化处理的氮化层硬度、深度、显微组织,及抗疲劳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环保型盐浴氮化处理的1Cr11Ni2W2MoV钢渗层组织更加致密完整,且具有较高的渗层硬度、深度和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海豚”发动机燃油附件的生产与试制,对不锈钢零件小孔离子氮化的特点和工艺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对小孔内光洁度可能对渗层的均匀性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在实际氮化过程中如何去除小孔内钝化膜等问题也做了较深入的讨论。并且,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对φ3毫米及φ1.5毫米小孔进行孔内离子氮化的炉前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20.
国外工艺动态一种新的离子氮化法法国VideAdour公司与波城及阿杜尔城大学(UPPA)联合开发一种新的离子氮化法Qualipliasma,可满足对离子氮化表面处理的需要。离子氮化比气体及液体氮化的优点在于:易于进行渗层处理;可适应材料所需之温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