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齐郁 《飞碟探索》2012,(8):47-47
开普勒计划近期发现了太阳系外首批类地行星——开普勒20e和开普勒20f,它们以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为中心做轨道运转。这两颗行星处在所谓的"宜居带"上,因为距离恒星位置非常近,星球表面有液态水存在。开普勒20f是已知跟地球体形相似的最近的行星。但就目前所知,其20天的轨道周期和427℃的表面温度并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20年风雨征程,20年岁月如歌; 17次征战天疆,17次铸就辉煌. 屈指算来,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发于1988年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起,到2008年底第17枚火箭发射遥感卫星五号获得圆满成功,其间历日寸整整20年.漫长的20年,完美的17次发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做到了首发成功、发发成功.  相似文献   

3.
庾晋 《飞碟探索》2006,(6):32-34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英文说法为“Big Bang”,也称为大爆炸宇宙论。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40亿年前,并曾有一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中国科学院联合19个部委以及中外相关机构在北京发起召开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至今,中国数字地球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20年来,中国数字地球蓬勃发展,对“数字中国”和“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于2019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亲历中国数字地球20年发展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名誉主席、首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主席郭华东院士表示,20年来数字地球理论与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并取得长足进展,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说,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高度融合的交叉领域,数字地球和地球大数据是定量化研究地球、深度认识地球、科学分析地球的先进工具。  相似文献   

5.
11月25日0时09分,中星-20A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0A卫星是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颗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用卫星观测到了伽马射线暴,由此引起了天文界的兴趣,并成为最大的天文学困惑之一。由于暴的时间短暂,故长期未能对暴精确定位,理论界对暴的机制也众说纷纭。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共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不过,其中有2/3都失败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再次掀起火星探测热潮。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成为  相似文献   

8.
有人把导弹称作“精确制导武器“,这个词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年代,微电子技术很快应用到制导武器中。就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几次局部战争,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53.美国航天员对太空行走总结出20条经验,这20条经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太空行走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视觉效果好,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10.
短消息     
正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60岁生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心拥有我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和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自1958年10月20日成立以来,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按照计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年将创造年执行20次以上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内基于串列加速器建立了144keV~15MeV的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解决了20MeV以下能区中子探测器注量、剂量等参数的量值溯源,但尚未建立20MeV以上能区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随着航天空间中子探测任务的需要以及地面高能质子加速器的发展,20MeV以上能区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需求越来越突出。发展20MeV以上能区高能中子参考辐射场对于满足国防需求、推动中子计量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语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会行冠礼,以示成年。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香港回归祖国整整20年,一场成年礼如约而至。在地铁站铜锣湾站和天后站之间香港最大的公园内,一批特殊的航天"嘉宾"赶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年系列活动,他们带来了苍穹太空和美丽香江20年的缘分故事。  相似文献   

13.
国内基于串列加速器建立了144keV~15MeV的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解决了20MeV以下能区中子探测器注量、剂量等参数的量值溯源,但尚未建立20MeV以上能区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随着航天空间中子探测任务的需要以及地面高能质子加速器的发展,20MeV以上能区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需求越来越突出。发展20MeV以上能区高能中子参考辐射场对于满足国防需求、推动中子计量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磁炮概念是由法国人安德烈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自70年代初开始,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建立了电磁轨道炮模型,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电磁轨道炮在理论上的可行性,随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持续地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两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先后全系统投入运行,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建立了新的里程碑。此后,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GPS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读卖新闻》1988年2月20日报导,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2月19日晚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用H-I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名为“樱花3a”的通信卫星(CS-3a)。卫星将于3月20日左右进入东经32°的对地静止轨道,5月20日左右将交付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在这20颗卫星中,有12颗是由国内4所高校研制的。1 12颗微纳卫星来自高校在长征-6运载火箭发射的20颗卫星中,有8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其余的12颗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研制,国家队:高校=8:12。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航天飞机的问世,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一项伟大成就。从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到2000年10月1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上天遨游,20年间共有5架航天飞机交替进行了100次飞行,共把276人次航员送上太空活动,其中包括20余名女宇航英雄。 航天飞机百次飞行,在太空释放和维修人造卫星和空间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张森凤 《飞碟探索》2010,(10):34-35
<正>机器人(Robot)是捷克作家查培克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剧本《罗莎姆万能机器人公司》中的主角。它的出现给人类大家庭增加了一个新的家族。是科幻作家笔下最感兴趣的题材,对于未来的世界,机器人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20.
<正>1996年10月20日15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