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银河系的运转 ○刘健生   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都在旋转,有旋转就有旋转的方向,银河系也不例外。银河系向何方 运转,这需要从星体内的引力说起。   宇宙中的星体都有引力,根据其大小或质量不同而异。如太阳的引力超过地球,吸引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的引力超过月亮,吸引月亮围绕地球旋转。   引力不论强弱都互有作用 (影响 )。如月亮的引力虽然比地球弱,但是也能吸引着地球 上的海水产生潮汐现象。行星的引力,也能使其周围的恒星产生振颤现象。美国天文学家利 用多普勒光谱仪器检测到,由于行星的引力使恒星的运动出现振颤现象…  相似文献   

2.
地外星系     
正什么是行星系?行星系是由宇宙空间中的一组物体构成,这组物体通常包括中心恒星、一个或多个行星以及其他围绕中央恒星旋转的物体。太阳系也称为太阳行星系。行星系统中的中心恒星通常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的发光球体,它也是行星系统中唯一的发光物体。这种光来自于恒星核心处的聚变反应。高温和高压使氢原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正"雪天使"星云"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星系中非同寻常的冬季"雪天使",这是一个双极星形成的星云——"夏普利斯2-106"。它拥有从中心恒星延伸的超炽热发光蓝色气体的两个"翅膀",这种延伸的星云翅膀在较冷宇宙介质背景下形成鲜明的热量和运动迹象。灰尘和气体环状结构像腰带一样环绕恒星,"吸入"膨胀气体云进入一个沙漏外形。夏普利斯2-1 06星云距离地球近2000光年,它是银河系内一个相对隔  相似文献   

4.
田野 《飞碟探索》2011,(6):22-23
这幅罕见的图像显示的是AB7星系,是麦哲伦星云中最活跃的星系之一。大小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二个卫星星系。AB7星系是一个双子恒星:一颗是高度演进的大质量恒星沃尔夫一拉叶星,一颗是中年0型恒星。这二个与众不同的恒星有强烈的能不断放射出高能粒子的星风,类似于太阳的太阳风,但是这种星风要比太阳风强烈107倍~109倍。这些强风能对周围的星际物质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星云形成“气泡”——图像中可见的有蓝光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银河系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而且还是一个横跨100多万光年至少支配着10多个星系的辽阔大帝国的中心.我们居住的银河系决非普通星系,它比大多数星系庞大而明亮,有巨大的质量,而且能产生巨大的万有引力.像环绕行星旋转的卫星一样,银河系的周围也有10个小星系绕其旋转.这些伴星系是我们银河系辽阔大帝国中的重要成员,它们不仅证明了银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6,(9):58-63
十、银河系的旋转速度 看不见的物质——“暗物质”如何分布? 我们由银河系中看得见的恒星分布情形类推,求出银河系的旋转速度可以发现内恻的旋转速度比外侧快,但是经由观测却发现,银河系内侧与外侧的旋转速度大致相同。要解释银河系内侧与外侧旋转速度大致相同,我们必须考虑:银河系中除了恒星气体等看得见的物质以外,还有质量高达这些物质全体质量10倍以上的看不见物质——“暗物质”这些看不见物质的原形是什么呢?它们在银河系中如何分布?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黑洞     
<正>黑洞是怎样产生的?天文学家预言,当一个质量较大的恒星耗尽所有燃料后,会因自身的引力而坍塌,渐渐形成黑洞。恒星内部的引力会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它的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得星体内的引力不断增强。随着引力的增大,恒星的半径将小于引力半径。一旦越过这一点,恒星就会消失不见,只剩下自己的引力场!1939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哈特兰·斯奈德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这种变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颗恒星组成。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超过1000亿个以上。 恒星制造机 星系中最常见的是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此外还有一些星系长得非常奇怪,有的像昆虫的触角,有的像一根大棒子。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星系的奇妙形状是由星系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我们知道,星系就象一个个“恒星制造机”,在历经100亿年以上的漫长岁月中,从诞生之初的气体中不断地制造恒星。而在这些相互作用的星系中,恒星诞生的速度比普通  相似文献   

9.
宇宙的死亡     
宇宙的结构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宇宙中存在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约包括10^11颗恒星。银河系的质量约为1千亿个太阳质量,直径约为10万光年。若对视星等在23等以内的星系做统计,星系总数在10^9个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田野 《飞碟探索》2012,(12):19-21
12.当太阳和地球排列在银河系平面上,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否会引发某些事情?如果考虑到黑洞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银河系中心的确存在巨大的黑洞,像其他高质量密度的黑洞一样能够对其他星系产生引力作用。但是.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约30000光年,所以黑洞对太阳系和地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银河系平面及银河系中心没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能对地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  相似文献   

11.
哈勃星空     
《飞碟探索》2012,(5):64-64
1.长蛇座的一个螺旋星系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图像显示的NGC4980,是长蛇座南部的一个螺旋星系。NGC4980有轻微形状变化,通常标志着最近与一个星系潮汐的相互作用。这个图像被作为针对稠密的、椭圆形中心星系的银河凸起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经典的凸起是相对无序的,银河系中心的各个方向都会有恒星围绕。相反,在所谓的伪凸起或蝶式凸起的星系,其旋臂的运动会刚好保持在星系的  相似文献   

12.
邵福元 《飞碟探索》2013,(11):26-27
在2003年8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转眼间10年已过,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斯皮策空间望远这10年的收获 1.大麦哲伦星云的红外特写字宙中的尘埃云在这张红外特写中泛起涟漪,它是我们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事实上,这张炫酷的图像展现出在邻近我们的矮星系中充满了大量的尘埃星云,就如同沿着银河系盘面分布的密集尘埃一样。图像中,斯皮策数据以蓝色表示,代表着被年轻恒星所加热的尘埃;赫歇尔空间天文台提供的数据以红色和绿色表示,代表着来自恒星形成刚刚开始或已经结束的中低温区域的尘埃。由于被产生的尘埃所主导,大麦哲伦星云在红外波段下的外观与其光学图像显著不同。但是这个星系中著名的蜘蛛星云依然清晰可见,在图上对应的是中心偏左最明亮的那块区域。大麦哲伦星云宽约30000光年,距离我们仅有160000光年远。  相似文献   

13.
叶楠 《太空探索》2023,(1):76-79
<正>早期研究与发现自古以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唯一家园。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在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不停旋转。一个世纪以前,我们认识到太阳只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普通恒星。整个银河系包括多至4000亿颗恒星,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在其他恒星附近是否也有行星围绕它旋转?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15.
纪舟 《飞碟探索》2012,(3):26-26
德国天文学家托马斯·普赖比施等人利用位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APEX望远镜的LABOCA相机,以次毫米波段对著名的船底星云进行观测,将星云中作为恒星诞生材料的低温气体灰尘显现出来。船底星云是个非常剧烈的恒星诞生区,银河系中部分质量最高的恒星便在此诞生,因此它是了解这些年轻恒星与孕育它们的星云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和交互作用的理想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千岁星球     
在银河系的另一面,有一个和太阳系差不多的星系,叫中阳系。中阳系由1颗恒星、6颗行星组成。不要小看中阳系的恒星和行星,虽然它们的数量少于太阳系,但它们的质量、重量和体积都远超太阳系的星体,个个都是大家伙。中阳位于星系的核心,携带着6颗行星绕银河系旋转。6颗行星依次是金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0,(6):54-55
<正>在距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602。在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精彩照片中,NGC602仍然包覆在孕育它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尘埃和云气说明了在NGC602里面,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激波,已经侵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往外传播的恒星形成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正奥米茄星云的中心奥米茄星云位于黄道的人马座内,距离我们约有五千光年。在奥米茄星云的深处,恒星不断地从黝黑的尘埃云和分子云中诞生。这幅壮观的影像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先进巡天相机所拍摄的,影像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这个著名恒星形成区前所未有的细节。影像中散布在奥米茄星云中心附近的黝黑尘埃丝带部分是在星体较冷的大气中形成的,部分是超新星爆炸的碎片;而发出红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常规想法,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和其他一些河外星系中,像我们太阳系一样的单恒星系统一定是一个经典的模式。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巨大的银河星系中,不仅有单恒星的星系,而且有双恒星的星系,甚至还有多恒星的星系。那么,在双恒星或多恒星星系中,会有行星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基于大量的观测事实,在原恒星云形成太阳系的过程中,更大的可能是形成双恒星系统,而不是单恒星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是一个流产的双星系统,木星可能就是一颗在演化过程中夭折的恒星。首先,木星在质量上…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3):56-57
在小麦哲伦星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中心,明亮的蓝色新生恒星们正吹开一个空洞。这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最新拍摄到的照片。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些被称作疏散星团的恒星诞生区拥有非常短的生命。这张照片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ACS高级巡天照相仪在距离我们较近的星系NGC1313附近以类似游戏“Where's Waldo”的寻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