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研究了一个新型混沌振荡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非线性机理。通过对该电路产生的混沌振荡电压作相关性、游程性统计和雷达模糊函数特性分析,发现它们的特性非常逼近于理想白噪声特性,从而揭示了该混沌电路用于雷达引信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采用系统变量的比例微分反馈法研究了六阶耦合Chua电路的超混沌和非自治强迫布鲁塞尔振子的混沌控制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表明:对于超混沌系统的控制,只用一个变量进行反馈通常是不充分的,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变量进行反馈,才能实现超混沌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预测旋转弹系统的锥形运动形态并判断其稳定性,提出一对鸭舵引起的气动不对称性以及可能引起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因素,建立能准确描述单通道控制旋转弹系统姿态运动的复数形式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讨论其动态稳定性条件。利用分岔理论对单通道控制旋转弹系统开展Hopf分岔研究,给出了Hopf分岔发生的判断准则;推导了用于判定极限环稳定的第一Lyapunov系数。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条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发现了拟周期运动及混沌运动。研究结果为旋转弹的控制参数设计及结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由浮动冗余度空间机器人的混沌识别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空间冗余度机器人基于关节空间的PD控制下系统运动学方程,推导了系统的广义雅克比矩阵,指出空间机器人和地面机器人在运动学上的不同.以空间三自由度机器人为例,应用混沌数值分析方法中的相图法,Poincare截面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发现,不同的PD控制参数和末端执行器期望轨线,均能导致系统的混沌运动.对以上混沌系统设计状态延迟反馈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在适当参数下系统由复杂的混沌运动转变为规则的周期运动.该研究为解决空间冗余度机器人关节"漂移"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混沌二相编码雷达引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混沌系统在二相编码雷达引信中的应用,从雷达信号波形设计的角度,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四种典型混沌系统产生的二相伪随机码的各种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几种混沌模型的二相编码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随机性,游程性和模糊性,而这其中又以Logistic编码为最佳。根据对Logistic模型编码信号进行的模糊分析,认为在于该模型的二相伪随机编码在雷达引信波形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建立天线方向图综合控零模型,构造了一种适合方向图多指标优化的非线性目标函数。针对粒子群算法的快速收敛及全局最优的强搜索特点,应用混沌系统的遍历性和强随机性对算法进行改进,形成混沌粒子群算法,将其应用于发射波束方向图控制,实现了任意指定零陷深度要求的方向图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机械系统中应用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揭示事物动态过程现象的本质和机理,进行自主性原始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科学与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及其在机械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涉及揭示非线性动力系统周期分岔解与系统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C—L方法、高余维分岔的普适分类、高余维非对称分岔的普适开折、约束分岔的分类、计算非线性自治系统正规形的直接方法、计算非线性非自治系统正规形的复内积平均法以及高维非线性系统的降维方法等。应用方面主要涉及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转子系统的失稳机理、分岔解与混沌运动、故障诊断及其综合治理技术;冲击振动机械的稳定性、Hopf分岔、亚谐分岔、余维二分岔和混沌运动;大型共振筛的非线性振动及其动力学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常见的现象,混沌同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实现混沌同步有多种方法,但各种实现方法之间差异较大,各有优缺点。这里通过mulitisim2001对电路进行仿真,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图形,说明驱动-响应同步方案及耦合同步方案两种方法,在原理、两同步子系统中是否相互影响,以及同步时间及应用范围方面的差异,并给出调整电路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编码将跳频网信号映射成一个单值时间序列 ,利用其混沌特性进行非线性预测 ,对预测性能提出了一种较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影响混沌预测效果的编码后取值集合和相空间中点间距离进行了分析 ,最后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 :这两个因素对混沌预测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1]中对Chen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实现同步的理论分析和控制规则,设计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电路,给定电路元件的取值,在此基础上利用Multisim2001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了两个同样的但参数值不确定的Chen混沌系统的同步。  相似文献   

11.
纳卫星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热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纳卫星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对纳卫星温度调节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运用混沌遗传算法(CGA)对二者进行优化设计的模型与算法。算法以使纳卫星舱内发热元件、散热面及壳体温度尽可能接近设定的安全工作温度为优化目标,以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为优化变量。并以在不同热负荷下工作的太阳同步球形纳卫星为例进行一系列优化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混沌遗传算法进行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在不同工况下的纳卫星温度很好地维持在设定的安全工作温度附近。  相似文献   

12.
Attitude dynamics of a dual-spin spacecraft (DSSC) and a torque-free angular motion of a coaxial bodies system are considered. Some regimes of the heteroclinic chaos are described. The local chaotization of the DSSC is investigated at the presence of polyharmonic perturbations and small nutation restoring/overturning torques on the base of the Melnikov method and Poincaré Maps. Reasons of the chaotic regimes initiation at the spinup maneuver realization are studied. An approach for the local heteroclinic chaos escape/avoidance at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lassical spinup maneuver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六角形排列的平面阵列天线的远场分布,介绍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沌免疫算法,结合六角形平面阵列天线实例及超低副瓣要求,给出了基于该算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图优化方法,得出了超低副瓣方向图。仿真结果表明,混沌免疫算法收敛速度快,搜索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沌搜索的三级倒立摆LQ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混沌优化的LQ控制方法对三级倒立摆系统进行闭环控制.首先将混沌变量引入LQ控制器的权矩阵参数域,并进行全局范围内直接寻优,当获得全局近似最优解后,再缩小寻优区间,在次优解附近继续寻优,得到全局最优权矩阵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模型代替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便于与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结合,有利于提高修正效率和精度。文章用某雷达卫星的简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基于正交设计的各水平参数下模态频率,用方差分析确定待修正参数并构造二次响应面模型,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多项式系数,以响应面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值构造适应度函数并用之引导含混沌搜索机制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待修正参数的偏移量进行寻优,修正后参数代入原有限元模型得到修正模型。修正后模型不仅能以高精度复现测试频段内的模态频率,而且能以一定精度预测测试频段外频率,证实了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欧阳琦  陈明  李翠兰  李勰 《宇航学报》2019,40(11):1286-1295
应用多项式混沌展开法(PCE)进行空间实验室轨道预报误差分析。通过构建PCE模型对轨道预报的不确定性传播过程进行近似,进而对轨道预报后航天器位置和速度的误差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PCE模型阶数、预报时长以及样本点的数目对构建PCE模型的影响。综合考虑精度和计算效率,给出了适用于空间实验室轨道预报误差分析的PCE模型。将PCE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E方法有较好的非线性近似能力,且计算效率高,验证了PCE方法应用于空间实验室轨道预报误差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获取精度较差,无法满足导弹制导指标要求的问题,根据红外导引头角跟踪原理,比较研究了直接微分法、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方法3种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案。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直接微分法和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均不适用于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将控制系统设计为二阶无静差系统,并以此建立了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红外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一代高集成度、高复杂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背景,以通信卫星平台长寿命、高可靠设计需求为牵引,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的系统级潜在故障识别与分析方法,在总体设计早期即提出对卫星平台各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需求。以某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为例介绍该方法,通过构建系统控制逻辑架构自上至下地分析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过程,通过检查控制与反馈回路的各环节确定故障发生场景,提出对控制过程的约束条件以消除或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最终形成有针对性的分系统可靠性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9.
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运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运动特点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出发,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判据。这一问题又可分为五个方面:姿态-伸展-振动耦合系统的分析方法,复杂大系统的分解集结方法,时滞系统和滞后系统的稳定性问题,Stick-Ship运动对系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非线性非定常系数稳定性的一般解。其中还对接触、摩擦、碰撞问题,变拓扑系统,非光滑动力学系统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了Lyapunov指数方法在这些特殊系统中的适应性。本文对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在处理这类复杂大系统时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为其设计和研制工作提出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