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应用》2003,11(4):2-3
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举世瞩目。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中华儿女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向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向所有参加航天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2.
左永亮 《航天员》2011,(2):20-21
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民能接受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延误航天计划的进行。毕竟,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格斯·格里索姆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航天灾难。根据公布的资料,至今已有几十名航天员为太空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志在太空,却魂归大地,令人扼腕叹息。在载人航天新的五十年里,航天员这一职业承载的使命将越来越重要。探险者们将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把人类的探索精神带到太空,在群星之中找到新的港湾。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袁江 《上海航天》2005,22(5):F0002-F0002,F0004
金秋十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首次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这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又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梦想着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里自由翱翔。为实现这一梦想,先辈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20世纪中叶出现的航天运载技术,使人类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并开辟了人类探索外层空间活动的新时代。半个世纪以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天,加加林进入太空,“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航天飞机成功飞行,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人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中国航天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应用分析吴国兴前言载人航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卫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飞上太空,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以来,载人航天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多年中,人类曾多次登上月球,研制出可多次使用的航天飞...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NASA探索系统任务理事会“人的健康和效能”办公室、航天操作任务理事会、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和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航天医学空间探索研究和技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航天医学路线图一一项减少人类太空探索风险的战略》的报告,正式公布了NASA航天医学路线图计划。  相似文献   

7.
广义地说,“航天”是活动,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狭义地说,航天是技术,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含地球以外的天体)的高技术。  相似文献   

8.
池浩 《航天员》2010,(4):64-66
本期你将看到俄罗斯在火星探索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并继续从中感受和体会世界各国航天人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太空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9.
士元 《中国航天》1997,(11):38-42
载人航天故事(一)士元引言1997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卫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个月左右。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4...  相似文献   

10.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完美太空交会,令全球瞩目、国人振奋。我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项航天尖端技术的国家。这一巨大成功的背后,凝结了航天人太多的汗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3,(3):26-27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解体,酿成了人类开发和探索太空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失败。航天技术讲求万无一失,因为一点点的失误和缺陷就会招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后果。这种高风险性也正是航天飞行的一个突出特点。以下列出的是世界进入航天时代以来发生的部分灾难性事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7):29-31
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市场状况等。其研究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基金会于2009年4月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由航天经济、航天产品与服务、基础设施、影响与劳动力以及展望五部分组成,记录了2008年各国政府、公司和创业者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继续利用和探测太空的大胆计划,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3,(10):3-6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长征2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也托举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2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场上,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洛文 《航天员》2011,(1):32-37
新年开始,新一轮的航天活动如火如荼。今年是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空间站40周年,航天飞机首飞30周年。我们期待航天飞机的落幕之旅,期待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组装,也期待"火星500"试验的完美结束。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各国的航天计划也是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6.
安慧 《航天》2014,(4):28-31
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和利用太空的伟大事业。它在研制、运行和发布成果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数据和应用大数据。数据既是航天理论的基础,又是航天实践的基石。航天要对尺度远比地球大无数倍的广阔空间中进行探索,其数据总量更多、要求更高、应用也更广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而精确的大数据支持,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影响航天任务全局的成败。为了远距离控制航天器的飞行和执行任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数据。因此,航天大数据不仅具有一般大数据的特点,而且要求高可靠和更高的处理速度。因此,航天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领域,也是取得大数据成果最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George  Abbey  Neal  Lane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6,14(3):54-65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月宣布美国新的太空探索愿景后,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邀请本文作者对美国的航天现状、计划和政策进行分析、评估,并对美国的航天发展提出建议,形成了《美国航天政策——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明确了美国航天计划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现行政策的客观后果给予了特别关注,指明了美国空间科学和探测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并为消除这些障碍、促进美国航天发展提出了建议。本刊摘登此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崔志 《卫星应用》2005,13(4):42-53
本报告是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分部撰写的技术分析报告。在简要回顾日本航天前25年(1969~1994年)发展史的基础上,报告重点剖析了最近10年(1994~2004年)日本航天活动事故频发的原因,评述了日本航天组织机构、航天预算、军事航天计划及其航天产业,最后对日本航天未来发展可能选择的4条道路及其后果进行了逐一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到日本即将出台的航天政策可能是指2005年4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向日本政府提交的总投资达570亿美元的《2006~202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长期规划》。这项太空探索规划宣布日本要在2015年前实现机器人探月,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太阳能研究基地的宏伟目标。 本报告虽然是一篇为日本航天“把脉”会诊的研究报告,但报告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结论或经验教训,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航天及其产业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航天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靳颖 《卫星应用》2013,(5):32-35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带动众多科技学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和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载人航天所形成和带动的相关产业推动了太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把载人航天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