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发展,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宇航界的话语权也在稳步提升。3月18-22日,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春季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袁洁率领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执行局会议上发言。随同袁洁副总经理出访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和来自航天  相似文献   

2.
读者心声     
《太空探索》2005,(1):38
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一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来自上海的读者钱业发先生寄给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的一封信和一枚纪念封。信中他表达了对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同时希望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能在此纪念封上签名并寄还给他,以留作纪念。为满足他的愿望,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张庆伟先生欣然在纪念封上签名,并希望通过我们向这位读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我们将此纪念封一并刊出,与大家共赏。读者心声  相似文献   

3.
正9月下旬,中国宇航学会组织由来自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59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学术代表团参加了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于登云为代表团高级顾问,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为代表团团长。于登云副主席和王一然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由中国宇航学会策划的以“梦想航天”为主题的大型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拉开了序幕——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宇航学会联手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梦想航天——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科普知识展暨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7月29日,一个致力于打造中国航天知识经济领导品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航天文化产业公司的文化新机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该机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家直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报社、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重组而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王延祜,国家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6,(12):40
至初赛截止时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人参加了本次“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知识大赛”的个人赛初赛,2006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宇航学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进行了本次六赛个人赛复赛的选取工作,腾讯网对选取过程进行了网上直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处处长李君、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以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炜出席并参加了选取工作。  相似文献   

7.
夏丹 《太空探索》2011,(12):6-7
2011年11月9日,应中国宇航学会邀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科协科技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专程到北京航天城调研航天科技期刊联盟组建工作。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李东东一行。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7,(2):32-33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拄求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本次高峰论坛暨年会的主题是“繁荣学术,促进创新”。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李纪南、航天科工…  相似文献   

10.
《航天新闻》巴黎消息——上周成立的制造通信和地球观测卫星的合资公司,标志着德国和中国向着建立更加密切的商业航天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公司名叫EurasSpace,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宇航公司和位于北京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分别拥有50%的股份。该公司总部设在慕尼黑,在北京设有一个分部。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8年4月23-24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原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活动,通过"大会报告+专业论坛+主题交流"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优势,逐步向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进军,最终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领域品牌大会。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展望新美国"组织共同主办的首次中美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于2014年8月举行。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15名师生和来自中国的11名青少年学生,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进行了参观、游览、听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中美青少年学生通过参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航天单位,近距离接触中国航天,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8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5.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8.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19.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7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