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3维光弹性原理和方法,对3种固体火箭发机的不同星槽翼柱型药的几何尺寸分别进行缩比,模型设计及机加型。然后,把这些模型分别在均匀压强作用下进行应力冻结,切片及应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用光弹性嵌片法(一种新的模型试验方法)进行飞机主起落架的实验应力分析。采用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光弹性贴片法中的贴片增强效应问题,避免了在贴片边界,因泊松比不匹配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试灵敏度。实验应力分析选用了与实物尺寸相同的模型试件,克服了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该方法在一套试验模型上能够直观地进行多种载荷状态下主起落架表面应力场的分析比较,为主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测试数据的计算校核表明,试验结果是可信的,可作为主起落架结构减重修型的重要试验依据。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Okubo的各向异性分析,对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对径受压圆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一个对径受压圆盘测定光弹性复合材料三个条纹值(f_L、f_T、f_(LT))的方法。经与由三根光弹性复合材料直条试样测定的相应材料条纹值数据比较,发现现在提出的方法更为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体积含量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细观结构模型:将颗粒简化为同质、同尺寸的弹性圆球,两颗粒之间的连接基本简化为一弹塑性短圆柱体,并假设细观应力、应变和塑性区均为轴对称分布。其体和颗粒的变形行为分别简化为类似于弹性地基和弹性半空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反映一对颗粒法向和切向变形协调关系的两个积分方程。数值求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一对颗粒间基体中细观应力的分布形式,从而建立颗粒对的细观弹塑性本构,采用平均化方法,进一步推导出材料宏观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利用该模型对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实验进行了模拟,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采用与国外不同的技术途径制作光弹性复合材料的方法。这种材料用防辐射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经常温固化制成,其透明度好,光弹性效应灵敏,制作工艺简便,适于制作二维和三维复合材料光弹性模型。 光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设计和预测,但实用中需要实验标定。本文给出了标定光弹性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和适用公式。  相似文献   

6.
开孔的存在会显著地降低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基于应力场强法的思想,提出了一个预测含圆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强度的工程简化模型。采用大量试验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应力场强法模型与其他典型的特征距离法模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场强法和平均应力准则法预测能力要优于点应力准则法和损伤区域准则法,应力场强法预测值与试验吻合程度略优于平均应力准则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线弹性薄壳有矩理论为基础,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玻璃钢壳体在静内压下,封头一裙部一筒壳体连接处封头上的应力状态作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测试,两者比较基本符合。文中指出:对无裙连接可以实现无矩连接;对有裙连接不能实现无矩连接,但合理选择封头主曲率半径和裙部厚度,或者采取用复合材料裙则可使该处封头上的应力状态得到很大地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和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推导了一种适合于分析复合材料层板的三维杂交应力超单元。该单元不同于常规的三维单元,它将复合材料层板沿厚度方向划分成一个或几个单元,每个单元中所包含的层数可视精度和计算费用的要求而定。在应用应力杂交模型导出三维超单元时,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场变量假设方法,即在超单元内独立假设位移场,而应力场则分层独立假设,因而单元能较好地模拟层合板的力学性能。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局部扭曲变形的影响,保证了单元分析的精度。同时由于单元的自由度数不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避免了常规三维单元在分析复合材料层板时自由度数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弊端。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复合材料层板的静、动力分析及与试验的比较。表明了单元能有效地用于各种层板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拉曼显微镜测试SiC/A12O3纳米复合材料表层V氏压痕周围残余应力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荧光光谱R曲线峰频率随高压痕中心的距离大小而变化,压头施加在材料上的载荷的大小,严重影响R曲线频率的变化。中假定应力张量横向各向异性,并以加压之前材料的荧光光谱作为基值,确定压痕周围的残余应力。最后,采用等静应力解释并比较了压痕周围残余应力与压痕载荷、高压痕中心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干涉孔问题     
本文应用固体力学的概念及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干涉孔结构的应力分析方法,为解释干涉孔机构的应力机理提出了一个抽象模型,对各类干涉孔机构的应力机理作了统一的解释。对一个实例的分析结论与H. T. Jessop等人所作的光弹性试验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光弹性效应的物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正交各向异性光弹性应变-光定律进行了讨论,指出从物理机制上看,该定律是光弹性的基本定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形式双折射是影响正交各向异性光弹性实验精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三维编织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应用背景,针对不同的编织方法,研究了所产生的编织复合材料基本“单胞”结构,以及不同编织参数对复合材料构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比较研究了二步法及四步法所形成构件与层合板构件的结果。采用反射光弹技术考察了编织复合材料的孔边应力集中现象,得到了有益的结果。本文针对三维立体织物的特点,研究使用了RTM成型工艺,得到了较好的编织试验件。  相似文献   

13.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固化成型是一个力、热与化学反应相互耦合的过程。文中就其热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 m ing)技术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讨论了板厚、升温率等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固化过程的升温速率应根据复合材料层板的厚度加以合理地选择,以保证温度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4.
拉挤杆缝合高效一体化结构(Pultruded rod stiffened efficient unitized structure,PRSEUS)综合利用了复合材料的一体化缝合和整体固化技术,能够满足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的传载、止裂、稳定性和维修性等结构设计要求。PRSEUS面板采用了低成本整体式结构设计制造方法,通过采用三维编织、单边缝合和可控气压树脂灌注等技术,完成纤维编织、缝合和树脂灌注过程,以低温共固化和缝合技术确保结构法向强度。通过合理选材和工艺设计,易于满足翼身融合布局民机不同部位结构的多样性设计需求。本文从翼身融合布局民机PRSEUS结构选材设计、PRSEUS结构制备核心工艺、PRSEUS工装夹具、典型PRSEUS测试壁板制造和典型机身试验件制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翼身融合布局民机PRSEUS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现状,通过总结与展望PRSEUS结构制造工艺研究进展,为中国未来民机结构设计制造以及新型材料结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中,制件的固化变形依旧是影响成形质量的重要原因。通过光纤光栅和热电偶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制件在热压罐成形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进行在线监测,研究了树脂基体对制件应变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此分析了不同模具材料对制件固化过程应变和固化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模具是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应变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升温/保温阶段,树脂的流动、热膨胀、固化反应等是应变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在降温阶段模具收缩对应变变化起主导作用;不同模具材料的刚度、与制件的结合能力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变化会在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变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本文获得了不同材质模具试验条件下复合材料制件固化过程中的应变曲线,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模具对复合材料制件内部应变的影响规律,为深入分析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固化变形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进紫外固化技术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修补中的应用,制备了紫外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紫外固化复合材料对含人工缺陷的层合板试样进行了修补。结果表明,与热固化复合材料相比,采用紫外固化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与纤维之间结合良好;紫外固化复合材料制成的修补贴片对缺陷试样的修补效果显著,修补后试样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标准试样的84.1%,是缺陷试样的1.21倍。实验证明采用紫外固化复合材料修补贴片对缺陷进行修补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7.
Laser ultrasonic technique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s in the past decade due to its contactless nature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is review,applications of laser ultrasonic technique developed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UAA)as well as elsewher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composite laminates are presented. The principles of generating and detecting in a laser ultrasonic system are introduced,three different system configurations are also introduced with each configura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plained. More importantly,two major applications developed at NUAA for composite laminate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damage detection,stiffness reconstruction and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Both applications are realized by a fixed-point PZT sensor and scanning pulse laser based on the linear reciprocal theorem. Analytical method and numerical models are employed and develop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