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尽管实现可重复使用是航天运载器技术发展的目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航天发达国家也在通过一系列计划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但由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难度大,牵涉的关键技术多,所以近期还无法取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仍会继续重视发展和改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并以其为主执行各类航天发射任务。与此同时,各种型号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在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同时,着力降低发射成本。(一)航天发达国家的主流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在纷纷更新换代,大直径、少级数和大运载能力是主…  相似文献   

2.
刘晓恩 《中国航天》2004,(11):20-24
美国从1997年明确“军事转型”以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空间力量发展规划,如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AFSPC)于1998年公布的《长期规划——2020年设想》(43称《2020设想》)以及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公布的《2004财年及以后战略主导规划》和《2006财年及以后战略主导规划》(简称《2004规划》和《2006规划》)。这些规划从作战概念、作战任务领域的思路提出了美军的空间力量结构,《2006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提出美军必须实现军事能力向空间转型,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空间力量增强、空间对抗、空间力量运用和空间支持”等武器装备,确保美军空间作战能力的优势地位,以获得“全谱”优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快速空间响应运载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7,(8):33-35,37
航天快速发射系统是具有将有效载荷快速送入预定轨道能力的航天运载系统。迄今为止,在控制空间思想的指导下,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发展在美国取得了重要进展。美国空军在1997年公布的《2020年设想》中把航天快速发射作为实现控制空间作战的4个重要能力之一,航天司令部在2001年的一份报告中更是首次明确给出了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定义。美国以此为基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航天快速发射系统为重要基础之一的空间作战快速响应体系。目前美国正在通过制定长远规划、成立相应机构和增加投入等方式从空间作战快速响应体系的角度推进并带动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研发空中发射系统和通过改装洲际弹道导弹获得快速发射能力两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美国的四个空间力量思想学说,以此为线索归纳了美国航天政策的演变历史,认为美国的航天政策已经从庇护所学说逐渐发展到控制学说和高地学说,即控制空间并从空间使用武力。美国空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和强化美国在世界军事航天的霸主地位,控制太空制高点,保护美国在空间的国家利益以及确保美国绝对的国家安全。布什“新太空计划”的提出符合美国的长远空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近期和远期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激光反卫星武器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 《中国航天》2000,(8):31-34
未来战争将是高度信息化,卫星可全天时,全天候、近实时以及通过地域上的全球化来获取战场信息,是支援战场作战行动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在1997年9月发布的《国家空间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控制太空和防止潜在对手利用空间的能力,宣称要“确保敌人无法阻止我们利用太空”,“必要时,可制止敌人利用空间系统”。美国目前在轨卫星数量较冷战前增加了1.7倍,达到200多颗。在1998年4月公布的《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2020年发展构想》长远规划中,明确提出两个概念性主题,即主宰空间和集成空间力量,强调要争夺“空间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2,(11):64-64
根据富创公司10月3日发布的《2012年航天竞争力指数:各国航天工业投资与效益比较分析》报告,美国仍是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航天大国。不过,在过去5年里,随着不断有新对手打入这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其相对地位一直在逐步减弱。这是富创公司第5次发布该年度报告。报告评估了各政府和商业航天计划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支撑这些项目的队伍情况。报告说,虽然很多国家都在扩充航天实力,但美国航天计划却处于一个“过渡”和“不确定”期。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白宫把低地轨道人员和货物运输工作转交给私营公司而让NASA把工作重点转到开发探测小行星和火星等更遥远天体所需技术上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孙广勃 《中国航天》2001,(10):21-24
新世纪的航天运输将逐步向低成本、高发射率和可重复使用迈进。但在新一代可复用运载器诞生并取代现役航天飞机及各种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之前,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充当航天发射的主力。目前有许多国家仍在努力发展自己的运载火箭,几个航天大国还在抓紧改进现有型号或研制全新的型号,过去几年中已有几种新型号陆续投入使用。可以肯定,随着参与竞争型号的增多及运载能力的提高,航天商业发射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1986年,美国的航天运载器连续出现故障,这促使美国重新评价其未来的航天运载系统。对美国航天运载工业界来说,一是要集中力量研制近期运载系统;二是要确保低费用地出入空间。本文是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文章讨论了设计2000年以后航天运载系统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了多种可能的未来空间活动并从经济,技术和政策上分析了经们对将来运载 的潜在需求以在服当前运载工具的缺点后,研制往返低地球轨道的低费用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将成为关键问题,这是受对可负担性和操作灵活性的明显要求所驱动的。在日本,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实施了“空天飞机技术研究”计划,进行概念定义和发展所需的超音速技术,并在关键学科领域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奠定了研究基础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七、“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项目1.EELV项目的确定针对运载火箭的状况,美国从80年代中就开始在多个层面上研究取代已有火箭的新型航天发射系统方案。虽经三届政府和多个委员会的研究和建议,包括为几个方案拨款及开展方案论证和预研等工作,但新型航天发射系统的方案因为资金、要求改变和方案不被认可等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批准。1993年8月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航天科学与应用小组委员会主持召开“鼓励商业运载火箭工业发展”听证会后,国会在同年11月《1994财年国防授权法》中指令国防部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磋商,为国防部或美国政府制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