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许兴 《中国航天》1992,(4):15-18
多年来,陆地卫星(Landsat)一直是美国主要的民用陆地遥感卫星,目前,陆地卫星已发展至第三代,即陆地卫星6和7。本文介绍了陆地卫星6和7的构成,有效载荷及地面设施。  相似文献   

2.
一、迎接对地观测新的发展高潮本世纪末,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下以及环境、资源问题的巨大压力下,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面临着一个世界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新的发展高潮。1.传统的卫星遥感数据源能力在增强以70年代初陆地卫星-1发射为里程碑,近30年形成了以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波特民用遥感卫星系列为主流的地球资源环境卫星遥感数据源,同时也发展了日本的海洋观测卫星-日本地球资源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系列、加拿大的雷达卫星系列、印  相似文献   

3.
我国陆地定量遥感卫星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何定量与辐射定量两个维度对我国陆地卫星技术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近年我国陆地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几何定位精度等几何定量能力大幅提高,图像辐射质量明显提升,推动了我国卫星图像在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空间基础设施等规划逐步落地实施,将进一步补充激光、超光谱、多角度偏振成像等多种遥感探测手段,具备亚纳米级地物光谱与地表空间垂直结构的精确探测能力,提升图像辐射定标与光谱定标精度,促进我国陆地定量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研究陆地覆盖和地球变化情况。 50年前建立的美国Ducks无限公司目前正在利用遥感数据调查作为水鸟栖息地——北美的潮湿土壤的情况。 该公司选择了陆地卫星来执行上述调查任务。因为陆地卫星 图像比航空照片的覆盖范围大,它的总覆盖面积可达1133平方公里,而且价格便宜,陆地卫星图像的分辨率为30米。 在美国西北部的佛罗里达州也实施了类似的潮湿土壤调查项目。调查了该州迪尔波因特湖范围内145平方公里的面积。据说,这片潮湿土壤正在逐渐消  相似文献   

5.
航天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全世界,非洲大陆在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和陆地遥感方面也初具了规模,目前有10余个国家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转发器进行国内通信和电视转播,有两个接收美国陆地卫星数据的地面站在工作,接收、处理和传递卫星遥感数据。 非洲国家大多地域辽阔、资源分散、政局动荡、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但也许正是这些国家,才更迫切需要航天技术的帮助。现在,那里正酝酿着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建立泛非的、地区性的,甚至国有的卫星通信系统;建立利用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帕特卫星等资源卫星数据和图象的新的地面站。当然,非洲国家要实现这些计划,在技术、财政和管理上都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6.
应用陆地卫星图像的宏观特征,可以发现一些以往我们未曾见到的地质现象。本文就是描述从卫星图像上发现的在中国西北甘肃龙首山发生的大规模山体滑动(15公里×18公里×1公里)现象。进一步研究该山体滑动的原因,对预防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印度将发射第二代遥感卫星印度第二代遥感卫星遥感卫星-1C将于今年7月发射升空。目前,其发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遥感卫星-1C计划发射到距地面8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每天绕地球运行14周。该星图像传感器中的推进式自动搜索干扰振荡器拟采用双控制式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8.
“陆地卫星”是美国七十年代初在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地球资源卫星,迄今已发射了5颗,并在23个国家设有陆地卫星地面站(见附表1)。陆地卫星已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资源卫星系列,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见附表2)。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地卫星及遥感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叙述了陆地卫星系列的发展,然后介绍陆地卫星采用的几种遥感器的设计特点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1975年6月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2号,因其主要的飞行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目前已停止工作。至此,美国航宇局只剩下一颗唯一可工作的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3号,而且3号卫星上的两台磁带记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叙述了陆地卫星系列的发展,然后介绍陆地卫星采用的几种遥感器的设计特点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天力 《中国航天》1997,(2):24-27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对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分辨率图像就属于这类数据中的一种。目前已有陆地卫星、斯波特和日本地球遥感卫星(JERS)-1等在提供这种图像。然而,分辨率更高的土地覆盖和数字高程数据目前还很难得到。作为日本正在研制的一种高分辨率对地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遥感卫星数据源工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迎接对地观测新的发展高潮本世纪末,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下以及环境、资源问题的巨大压力下,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面临着一个世界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新的发展高潮。1.传统的卫星遥感数据源能力在增强以70年代初陆地卫星-1发射为里程...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随着印度遥感卫星IRS—1A和1B的成功发射和运行,印度已具有了实用型的卫星遥感系统。这一系统正在提供农业、林业、地质及水文等诸多领域所需的资源信息。IRS—1A和1B定点于904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联合重复观测周期为11天。这两颗卫星目前工作正常,各项性能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来遥感卫星应用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的实施,中国的卫星遥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遥感卫星正在由试验性运行向业务化运行发展,卫星遥感应用由行业化应用向大众化应用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需求日益增加,卫星遥感应用产业显示出勃勃生机,并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分辨率,使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遥感应用领  相似文献   

16.
遥感卫星主要由民用遥感卫星和军用遥感卫星两大类组成, 目前民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等;军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成像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军事气象及海洋环境卫星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系列对地观测任务从1 9 7 2年延续至今,已开展了40年.其观测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水文管理、灾害响应、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存档的图像数量已超过280万张,而且每天大约可以新增440张图像."陆地卫星数据连续任务" (LDCM)卫星是最新的一颗"陆地卫星"系列卫星,其任务目标在于保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该卫星于2013年2月11日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搭乘"宇宙神"5 (401)型运载火箭发射.除传统应用领域外,LDCM卫星数据也可服务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关注的多个领域,包括气候变化、碳循环、生态系统、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等.  相似文献   

18.
对地观测卫星公司(EOSAT)是陆地卫星系统的商业经营者,它致力于从空间对地遥感。这种商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为现有卫星数据进行市场开发,而且还要具有向遥感用户引入先进技术和新的数据的能力。 根据市场分析和早期技术设计比较评定的结果,EOSAT公司已将重点放在海洋宽视场遥感器(SeaWiFS)上了。目前的计划是准备将它放在陆地卫星6上使用,于1990年发射。用这台仪器收集的数据,对于从事研完的科学家或国家的及民间的商业和使用用户都是适用的。更明确地说,就是该仪器可以提供海色和海面温度的数据。因此EOSAT公司相信,这些数据对于陆地上的应用也会有用的。该遥感器的基本点是提供每天的覆盖(在赤道上),有1km的分辨率,在近红外(VNIR)区域提供6个谱段,在长皮红外(LNIR)区域提供2个谱段。 鉴于这些早期努力的结果,EOSAT和美国航宇局于1987年2日组建了一个工作组,以确定海洋遥感器用户的要求,该工作组包括科学家、研究人员、商业和使用人员以及系统执行人员。工作组的职责就是要为SeaWiFS任务拟订下列系统全面的要求: 1)科学或研究用户的要求; 2)商业和使用用户的要求; 3)遥感器规格; 4)数据下行线路和数据格式; 5)输出的产品; 6)任务使用说明书; 7)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取程序。 本文介绍该工作组的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据统计,全球具有一定规模的遥感卫星接收站有25个,其中18个是通过接收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数据发展起来的。从数据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看,美国和欧洲接收站位居前两名,尤其是欧洲,不仅建设了完善的接收站网,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这得益于欧洲国家实施的军民融合航天管理体制。美国的接收站分属不同机构,现行航天管理体制确定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世界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收入情况商业卫星遥感产业主要由遥感卫星制造产业和卫星遥感服务产业组成。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总收入为50.25亿美元,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产业收入为29.25亿美元,占比58.2%;卫星服务产业收入为21亿美元,占比41.8%(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