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建造背景 在“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服役之前,加拿大海军有4级共20艘护卫舰.即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7艘“圣劳仑特”级和7艘“雷斯蒂古什”级.60年代建造的4艘“麦肯齐”级和2艘“安纳波利斯”级.这20艘舰的主船体完全相同.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有所不同,30多年来.这些护卫舰一直是加拿大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护卫舰的舰体已严重老化.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已变得相对落后.尽管这些舰在服役期间均经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但其总体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在些情况下,加拿大海军决定建造12艘新一极的导弹护卫舰,即“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以对其水面舰队进行现代化更新。  相似文献   

2.
1韩国的KITSAT系列韩国涉足对地观测卫星是在gO年代初期,由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派出人员,与英国萨里大学一起,完成了韩国第1颗小卫星KITSAT河的研制任务。这颗小卫星于1992年8月10日发射成功。1993年9月25日,“阿里安”一箭7星发射成功,其中便有韩国的第2颗小卫星KITSAT-2。KITSAT-1的主要载荷是两台全色谱段的CCD相机。其中一台是窄角的,观场12”,地面分辨率40Om;另一台是广角的,视场gO”,地面分辨率4km。这两台相机均获得了图像。这种水平的全色单谱段图像,其作用实际上主要在政治影响和国民心理…  相似文献   

3.
广角镜     
韩国引进先进空中武器 韩国为了扩充其空中力量,从美国订购了120架F—16C/D“布洛克”52战斗机。去年底,在收到第一架F—16C战斗机(见图)后,又突然增订了40架现役的F—16S战斗机。双方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12日.波音公司制造的F-15K攻击战斗机“猛鹰”(Slam Eagle),最近在韩国进行了首飞,标志着该型飞机将进入韩国空军服役。为此在距韩国首尔300千米的空军第11战斗机中队举行了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5.
近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将完全利用本国技术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拟在2021年后开始发射。准备研制的该型火箭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2。按照设计方案,该三级液体火箭高50米,最大直径3.3米,重200吨,能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现有的KSLV-1火箭(又称“罗老”1)为液体和固体发动机混合设计,  相似文献   

6.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1日签订了卫星发射服务合同。长城公司根据合同将用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发射“韩国多用途2号”对地观测卫星(“阿里郎2号”)。这是长城公司首次为韩国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韩国多用途2号”卫星是韩国宇宙航空研究院在政府的支持下开  相似文献   

7.
1992年8月11日“韩国星”1号科学实验卫星升空,标志着韩国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成员。从那时起韩国人按着“国家宇宙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走过7个年头,到1999年12月21日“阿里朗”1号地球观测卫星升空,使韩国拥有7颗自行制造的卫星(韩国星1、2、3号;无穷花通迅卫星1、2、3号;阿里朗1号)。 由韩国科学院航天及宇宙研究所开发的多用途地球观测卫星阿里朗1号。从1994年开始与美国TRW公司合作开发,共耗资2243亿韩元,在美国西海岸范登堡空军基地,利用轨道科学公司  相似文献   

8.
台湾在“国防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庞大的预算.完成了许多武器系统的研发及生产.也建立可观的研发能力。但在冷战之后.武器获得政策快速地转变为以向外采购为主.近10年来.台湾军品采购金额约为新台币6224亿元,高于沙特阿拉伯.大陆、土耳其及韩国.位列世界第一.预算排挤的结果.台湾自力研发预算严重不足,导致研发能力严重衰退,已危及台湾安全并阻碍”国防科技”长期发展:正视“国防科技”发展策略.是重要而且严肃的议题。  相似文献   

9.
80年代:转为攻势虽然在70年代时,强权的海军陆战队在北欧、中欧与中东四处寻找参与陆战的机会,并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但看在其“老板”海军的眼里,却仍然只是一个“大包袱”。海军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保护自己弹道导弹潜艇与猎杀对方的弹道导弹潜艇,对于两栖作战舰艇的需求,抱持着能免则免的态度。但只要换个角度看.海军陆战队也能成为舰队的箭头,航行万里后将海权的威力带上陆地,成为炮舰外交的终极工具。8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展开美军现代化的大规模扩军,不再局限于核威摄兵力,也包括了传统武力的现代化。这迫使过度依赖弹道导弹潜艇的美国海军,必须思考如何在新游戏规则中取得优势,传统战争中具有独特地位的海军陆战队顿时从“大包袱”变成海军争取注意的本钱。  相似文献   

10.
1992年8月11日,韩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韩国星1号”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使其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的第22个成员。紧接着于9月26日“韩国星2号”科学实验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95年8月5日“无穷花1号”,同年12月23日“无穷花2号”通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起步较晚的韩国航天事业,迅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周边军情     
韩国 一种名为“蓝鲨”的多用途反潜轻型鱼雷近日进入韩国海军服役。韩国国防部对外宣布说:“蓝鲨”反潜鱼雷由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研制,从1995年开始研制,迄今总共投入了500亿韩元。“蓝鲨”鱼雷的噪声和推进能力以及探测音响的性能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蓝鲨”批量生产单价为10亿韩元(1美元约合1150韩元),成本只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占佳 《国际太空》2003,(7):18-20
1991年1月,在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SBIRS),但其功能没有变,仍是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1 从“国防支援计划”到SBIRS的发展 “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经几代发展后定型,70年代末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苏联海军为适应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转变的需要.提出了“远洋化、大型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一支可与美国海军相抗衡的远洋进攻型海军.即具备在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能力。为落实这一发展战略,要尽快发展具有较强进攻和自卫能力的大型舰艇。为此,苏联海军发展了“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该级舰于80年代初服役后.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极大关注.因为它配备较完备的武器系统.能担负对海、对空、对潜、对陆等作战任务.被一些国家看作是航母的“克星”。“现代”级驱逐舰何以这么厉害?原来它配备了一种新型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4.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范围大、可靠性高、可多址等特点,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目标,并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综合科技水平号称世界排名第6的韩国,也很重视发展通信卫星。目前,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与韩国电信公司(KT)合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支持“韩国卫星”(KORESAT,又叫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并承担星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通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2010年12月29日,韩国第5颗通信卫星韩国卫星-6升空。该卫星发射质量为2850kg,装备了30台Ku频段转发器,将以增强的能力接替韩国卫星-3任务,并从116°(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为朝鲜半岛提供广播和通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公开表示:“近十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实现载人登月的能力”.此言一出.引起许多人的不解.有人问道:“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就登上过月球,为什么如今反而上不去了?”  相似文献   

16.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为给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时间开展测试,韩已决定将其首次航天运载火箭发射推迟一个月,即推至7月底。韩科技部说,工程技术人员把发射台安全检查清单上的项目数量从99项增加到了348项,要求再给一个月时间。此前“韩国航天运载器”1的发射时间曾从2008年底推迟到了今年6月。这种两级火箭正在由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和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联合建造。  相似文献   

18.
小光 《国际太空》2009,(11):24-24
印度和韩国航天局负责人在第60届国际宇航大会(2009年10月12—16日在韩国召开)第1次全体会议上表示,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东南亚重要国家的泰王国.既是美国的盟友和美式装备购买者.20余年来又成为中国坦克和舰艇的重要用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局部战争中战机曾独领风骚.导致国际上出现了“未来坦克无用论”.认为有精干的“轮式陆军”即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10日,韩国第2枚罗老-1(Naro-1)运载火箭升空。然而,升空仅137s后,便在距地70km上空与地面失去通信联络。随后,韩国政府宣布此次发射失败。虽然韩国运载火箭的发射再度受挫,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韩国对推动航天工业发展的执着。时隔仅16天,韩国首颗“通信一海洋一气象卫星”(COMS)——“千里眼”发射并获成功,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拥有气象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