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射的返回式航天器和光学型对地观测类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和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 ,展示了中国在航天返回与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5.
6.
要提高航天器发射的成功率,就必须重视运载器研制质量及发射场的安全。 30多年来在航天器、运载器研制生产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射成功率还达不到百分之百。例如,西方的运载器其平均发射成功率只达到91.7%。发射场设备虽不断完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安全因素,由此可引起大火、爆炸事故、推进剂中毒等。 发射工作尽管有风险,但只要防范措施周密,遇险就有备无患。现谈谈航天器发射场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等温化、热传递、散热和仪器设备热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热控制应用考虑的因素;评述了热管技术在国内外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热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热管和提高热管传热能力将是今后热管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射的返回式航天器和光学型对地观测类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和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返回与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航天器微振动环境分析与测量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文章分析了航天器在轨运行时出现的准稳态加速度、瞬变加速度、振动加速度的来源及对航天器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美国、欧空局及我国的航天器微振动测试技术现状。并就Olympus卫星、Oicets卫星和我国“神舟”号飞船的情况,深入讨论了微振动测试的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分折空间应用环境对计算机的要求入手,指出研制这类系统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主交会对接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吴宏鑫  胡海霞  解永春  王颖 《宇航学报》2003,24(2):132-137,143
自主交会对接是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自主交会对接的研究概况,然后研究了假设目标航天器为刚体,运动在圆轨道或近圆轨道上,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的若干问题,即信息自主获取的测量技术,智能自主的控制技术和保证飞行状态及避免碰撞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自主交会对接,智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
作为“航天器回收技术”在兵器上的应用事例,对一种水雷降落伞系统进行简 介绍。  相似文献   

18.
物-伞系统运动轨迹计算是飞行器回收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文中采用刚体-质点模型推导出该问题的求解方程,特别着重讨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与通常讨论物体运动将转动参考点取在质心不同,文中针对和的-伞系统的实际,把物体转动的参考点取在物-伞连接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