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装直升机红外辐射计算中多重遮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装直升机红外辐射计算中任意方向上可视净面积求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模拟的遮挡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曲面造型方法建立直升机的三维模型,并将其离散为四边形面元,采用翼边拓扑结构描述直升机外形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可见性测试、深度测试和遮挡测试原理对空间多边形面元进行遮挡判断,求出其遮挡面元集,再利用随机变量的统计方法对该多边形进行遮挡计算,求得净面积.对某型武装直升机和简单形体的计算表明,通过合理划分面元数和选取随机点数, 简单目标计算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复杂目标可以控制在工程精度要求内.该方法已应用于武装直升机红外辐射特性计算软件中,应用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适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2.
多用途导弹引信及战斗部主要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用途导弹对武装直升机单发杀伤概率建模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桨叶易损单元重要性因子的概念,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和运动学原理采用新思路建立旋翼激光引信启动模型和战斗部对旋翼桨叶条件杀伤概率模型,为准确客观地分析多用途导弹对武装直升机目标的杀伤概率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基于所建立的多用途导弹单发杀伤概率模型,对多用途导弹引信和战斗部主要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明显改善了单枚多用途导弹对武装直升机的杀伤性能及引信和战斗部的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伊孜玛什兵工厂近日获得俄罗斯国防部一份价值4亿美元的竞标合同,为后者提供旋风-1远程超音速反坦克导弹。该合同是俄罗斯近年金额最大的武器采办合同之一。旋风-1导弹是一种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配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和近炸引信,主要装备Ka-50和Ka-52武装直升机和苏-25攻击机。  相似文献   

4.
军事航天     
《太空探索》2014,(1):49-52
<正>要闻美国海军首次部署标准-6导弹美国海军目前正在首次部署标准-6导弹,标志着该导弹已经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标准-6导弹是美国海军最新、最先进的增程防空武器。标准-6导弹可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抗地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或巡航导弹。单体和推进装置沿用了以往"标准"导弹采用的型号,并采用了与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RMAAM)相同的先进的信号处理和制导控制系统,制导方式为主动或半主动雷达制导。标准’-6导弹的部署标志着美国海军作战舰  相似文献   

5.
试验     
<正>土耳其测试远程反坦克导弹土耳其的采办机构宣布,土耳其国有导弹专业公司罗克特桑公司成功试射了一枚其正在研制的远程反坦克导弹即MIZRAK-U。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的第一次制导发射试验在眼镜蛇AH-1S直升机上进行,并击中了远在3.5千米处的目标。该采办机构称,MIZRAK-U导弹将被用于T-129攻击直升机上。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千米,将于2015年开始成批生产。该导弹配备有一个导航红外成像导引头,  相似文献   

6.
基于MPSC和CPN制导方法的协同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带有末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多导弹协同制导问题,运用模型预测扩展控制(MPSC)和协同比例制导(CPN),设计了一种满足末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多导弹协同次优制导律。阐述了MPSC制导方法的基本理论,详细给出了控制量表达式以二次形式近似时MPSC制导律的设计过程。采用CPN对MPSC制导方法的初始控制量进行猜测,并确定协同攻击时间。仿真时考虑两枚导弹对地面静止目标进行协同攻击。仿真结果表明,两枚导弹攻击时间偏差和末端攻击角度偏差均可控制在给定范围内,即本文所设计的制导律在实现多导弹协同攻击时,还可以很好地满足末端攻击角度约束。   相似文献   

7.
“天燕”(TY)-90空空导弹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的一种武装直升机专用空空导弹,主要配挂在武装直升机,也是世界上首种专门为武装直升机而开发的,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作战任务的空对空导弹。  相似文献   

8.
图示是法国“瞪羚”护航直升机正在发射一种新式短程空空导弹——“北风”(Mistral)。这种导弹由马特拉防务公司生产,采用红外制导,发射后不用管,射程15.4公里。今年中期开始服役。预计明年底,将装备30架“瞪羚”直升机。不久,该导弹将投放市场与美国的“黄蜂”(Stinger)导弹、英国的“火光”(Starstreak)导弹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  相似文献   

9.
近日,德国“虎”式直升机在瑞典北部Vidsel靶场试射了三枚PARS3LR反坦克导弹,并取得了三次发射,三次命中的好成绩。前两枚导弹发射的时间间隔不足1分钟,“虎”式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仅高出树梢10米左右。第一枚导弹打击的是距直升机7000米远的一个静态目标。第二枚导弹打击的是一个时速40千米的机动目标。在打击机动目标时,“虎”式直升机飞行高度100米,距离目标700米远,  相似文献   

10.
复杂背景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模型只有在背景单一不变的条件下有效,引入概率分布的思想对传统作用距离方程进行了改进,将方程中的作用距离和背景红外辐射亮度由变量更换为向量,向量维数由背景红外图像的灰度值分布确定.改进后的作用距离模型将应用条件拓展到任意背景,打破了传统模型对背景条件的局限.针对作用距离计算过程中复杂背景红外辐射亮度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建立红外成像系统的亮度-灰度函数,通过背景的红外图像灰度信息计算其红外辐射亮度的方法.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复杂背景下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巡航导弹红外辐射及大气衰减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巡航导弹3个主要辐射源:蒙皮、尾喷管及羽流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巡航导弹红外辐射计算模型.此外,在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高度、倾斜及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分析了大气衰减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建立了大气透过率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型号巡航导弹为例,利用此模型计算了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大气光谱透过率和平均透过率,以及经过大气衰减后的红外辐射强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计算巡航导弹红外辐射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飞机红外辐射及大气透过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飞机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辐射衰减特性.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以及飞机自身结构特性,将飞机的红外辐射源分为蒙皮、尾喷口和羽流3部分,并提出了3个辐射源在不同波段、不同角度下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方法.根据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特性,采用了不同波长、不同弹目距离下的大气透过率简易计算方法,并将其与Lowtran7进行比较.计算了飞机在不同波段下,经大气衰减后,最终到达红外探测器的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燃气喷流红外辐射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温流动中热辐射与流场是耦合的,但在发动机燃气喷流流场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在流场计算中忽略热辐射的影响,于是流场与辐射场的模型方程可解耦.为此提出了模拟飞行器绕流流场红外辐射的解耦模型以及相应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总变差减小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格式对流场进行模拟,再引入有限体积概念,应用所取得的流场参数,在同一组网格上计算流场中的红外辐射特征.以轴对称喷管内N2,O2,CO2,H2O,CO,HCl,H2等7组分高度欠膨胀冻结流与均匀绕流干扰流场为算例进行了验证性的模拟计算,并与已有试验和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该算法是可靠的,可在较大幅度地降低计算量的情况下给出满足工程需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飞行体的海空背景反射与辐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对近海飞行体的红外特性有重要影响的海空背景辐射的反射特性.讨论了波浪面起伏随机规律,随机起伏对海面自身辐射及对阳光反射的影响,推演了此种随机起伏波浪面的自身辐射及反射的阳光在观测点形成的辐照度的计算方法.给出的算例结果表明,海空背景对飞行体的红外特性尤其对其前半球的红外特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建立了用于飞行弹丸中段飞行状态实验室模拟的试验系统,测量获得了飞行弹丸的红外辐射特性.基于传热与辐射理论,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获得飞行弹丸在一定飞行状态下的辐射特性变化规律.目标的初始温度和辐照条件是影响目标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自旋状态影响辐射特性的空间分布.试验测量与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在实验室开展飞行弹丸的红外辐射特性模拟试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外导引头性能测试的红外动态目标模拟器,利用数字微镜阵列(DMD)对黑体红外辐射进行反射调制,并由光学准直系统实现红外场景生成系统与红外导引头的光学耦合。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准直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准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接近衍射极限,点列图直径小于艾里斑直径,畸变小于0.1%。结果表明该系统环境适应性强,能很好地用于红外导引头动态图像的校准。  相似文献   

17.
耦合求解流场、组分浓度场、基于SNBCK模型的气体辐射传输/能量方程以求准确模拟飞行器排气系统气动热力及红外特性.窄带模型参数由HITEMP逐线计算数据库计算得到.通过CO24.3μm波段吸收率计算,圆柱炉膛辐射换热特性计算两个算例验证了所采用程序求解辐射传输/能量方程的准确性.最后计算了两种二元喷管的红外特性,结果表明大宽高比二元喷管地面和空中状态红外辐射特性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18.
含非均匀辐射气体空腔辐射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发展了求解积分辐射传输方程组的方法来计算充满非均匀辐射性气体封闭腔的辐射特性的方法,讨论了辐射空间分布及光谱分布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计算了某型发动机轴对称喷管的辐射分布,并与采用通常的辐射换热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