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光 《航天》2011,(7):28-29
如果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那么,“北斗”(COMPASS)代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美国,“伽利略”(Galileo)代表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代表俄罗斯,“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代表日本,“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RNSS)代表印度。而2011年5月18-20日在上海世博中国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导航滤波器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根据卫星自主导航原理,构造了基于Unscented Kalman滤波(UKF)的伴飞卫星自主相对导航滤波器,建立了算法模型。仿真结果表明:UKF的滤波精度优于扩展Kalman滤波(EKF),且无需计算量测方程的Jacobi矩阵,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0,(4):120-120
据英国航天局2010年6月7日报道英国航天局与技术战略组共同主办本年度的欧洲卫星导航竞赛(ENSC),该活动也称为“伽利略大师赛”(GalileoMasters)。从2010年5月1日起至7月31日结束。参赛者有机会赢得支持与投资,其创新思想可能会被卫星导航工业开发。  相似文献   

4.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导航卫星它是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导航卫星属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它装有专用无线电导航设备。由数颗导航卫星构成导航卫星网(也称导航星座),具有全球和近地空间的立体覆盖能力。因此,导航卫星能实现全球无线电导航...  相似文献   

5.
(四)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 1.探测器智能自主导航控制技术 NASA的“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作为该计划的先导,美国的深空1号探测器通过远程代理、自主导航、信标操作、自主软件测试和自动编码等技术途径充分实现了智能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6.
全球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Block IIR和Block IIF系列导航卫星安装了UHF频段的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未来的GPS Ⅲ系列导航卫星将用Ka频段星间链路替代UHF频段星间链路,提高星间数据通信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新一代GLONASS-K系列导航卫星开始安装S频段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也在规划全球导航星座的星间链路体系;我国北斗(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正处在由区域覆盖向全球覆盖的过渡阶段,全球星座的星间链路正处在多种系统体制的抉择中。文章在对国外各种星间链路研究的基础上,从导航星座星间链路需求和特点出发,提出建议:1)建设高频段星间链路;2)加强星间天线与卫星总体的联合设计;3)星间网络协议要具有灵活性;4)尽可能保持每颗卫星的星间链路设备状态一致。文章考虑了现有国内技术储备和国外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的观点可以作为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星间链路选择的参考,对我国Compass系统建设技术先进的星间链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洲静地重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 《中国航天》1997,(8):16-20
欧洲静地重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吴忠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类似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出现标志着卫星导航的开始。然而,要想一下子从常规导航手段转向完全利用GPS和GLONASS进行导航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首先是因为GPS和GLO...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组合导航的精度和抗干扰性,采用了直接利用GPS接收机原始测量信息(伪距、伪距率)的紧组合方式,详细推导了该组合导航系统的模型,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误差模型及惯性导航系统(INS)在地固系中的误差方程,以伪距差为量测输入,设计了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卡尔曼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可以充分利用GPS的信息修正INS的导航误差,与此同时,INS可以辅助GPS重新快速捕获卫星信号,满足一定的导航精度需求。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容错性,对各种载体的精确导航与制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0,(6):91-91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网站2010年10月27日报道,继10月19日日本首颗辅助导航定位卫星指路号(Michibiki)的L1-SAIF天线传送了L1-SAIF信号之后,其它的定位信号(L1-C/A、L2C、L5、I。1c、LEX)也已从指路号上的L频段螺旋形天线上传送。  相似文献   

10.
一、CNSS时代的北斗导航 当今世界已拉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代的序幕。GNSS时代的北斗导航.既要顺应GNSS的发展潮流.又要坚持有所作为。GNSS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北斗导航的时代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两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先后投入运行,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建立了新的里程碑。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GPS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12-15日,“2008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协办;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组委会和广东省卫星导航行业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2,21(2):78-78
据NASA网站2012年2月9日报道,NASA在2012年下半年将利用日本的H—IIB转移飞行器(HTV一3)将其太空通信与导航试验台(ScanTestbed)送往“国际空间站”。太空通信与导航试验台由NASA的格林研究中心花费3年多的时间建造,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一个在轨实验室,开发软件无线电(SDR)技术,以推进新一代太空通信技术的发展。该试验台将成为太空实验室的首个太空硬件,可演示验证许多新项目的特性,包括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新型通信技术、联网技术与导航技术。该试验台包括以上3项无线电设备,功能各异,预计在轨寿命为5年。  相似文献   

14.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利略(Galileo)计划是由欧盟提出的,由民用部门控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已有的EGNOS欧洲静止轨道导航重叠服务)计划之后,欧洲朝着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技术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伽利略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能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兼容,空间部分的核心星座计划由18~22颗卫星组成。系统建成以后,能够与新一代GPS系统一起构成本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导航信号。知利略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将来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将为欧洲带来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效益,为21世纪欧洲工业界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5.
庞征 《航天》2012,(3):44-47
推迟多年的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项目的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导航卫星于2011年10月21日由俄新型的联盟-2-1b火箭(也称联盟VS01)送至距地球23600千米的轨道,这也是俄罗斯火箭首次在法国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分析星载恒温晶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短稳对导航增强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精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OCXO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概念,然后根据其短稳特性进行噪声反演,最后建立了基于OCXO短稳噪声反演的系统PPP定位模型,将短稳量级不同的OCXO反演噪声引入模型并对系统最终PPP定位精度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表明:在无控制段调校星上时频的情况下,选用短稳量级为E-13的OCXO在中长观测时间段内(<1 000 s)可满足系统厘米级的定位需求。该分析可为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时频指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倪娜  洪娟  赵友  孟倩  王汀 《宇航学报》2014,35(11):1277-1283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并行法近似串匹配的星图识别新方法。 首先为选取的导航星建立相应的模式串,然后利用改进的并行化动态规划矩阵算法(BPM)为观测星图中的星体寻找匹配的导航模式,并验证匹配结果的正确性,完成星图识别。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算法简便、导航星库存储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强,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将于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对关键的空中导航设备进行功能性和精确性检查,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运行。这次大检查将进行42个单独的常规检查或者飞行校验。被检查或校验的设备包括:仪表着陆系统(ILS)、无线电测距设备(DME)、无方向性信标(NBD)、广域多点定位系统(WAM)助航设备以及监视雷达。这些设备给飞机提供位置和导航信息,帮助飞行员安全着陆。此次飞行校验将由专业的双引擎校验飞机来执行,收集设备精确度的相关数据。稍后将对被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每一个导航设备都在精确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陈全育 《航天》2010,(3):10-13
“卫星导航应用只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创始人布拉德·帕金森的这句经典名言,早已成为世界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描述。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如今卫星导航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0.
徐超  王大轶  黄翔宇 《宇航学报》2016,37(7):802-810
针对缺少行星表面陆标位置和探测器初始状态等先验信息情况下行星着陆导航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双目视觉测量的行星着陆相对导航方法。首先,利用行星表面陆标的双目视觉测量信息建立相对导航坐标系并计算陆标在相对导航坐标系下的位置,然后利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优化方法得到探测器在相对导航坐标系下的初始状态估计,最后利用陆标的视觉测量信息估计探测器在相对导航坐标系下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以火星着陆为例进行数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