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正>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宇航学报》再次获得"2014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宇航学报》荣获"2013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继2011年后再次获此殊荣。"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最新统计结果,《宇航学报》荣获"2013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继2011年后再获此殊荣。"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宇航学报》入选"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并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根据此次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1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宇航学报》荣获"2013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继2011年后再次获此殊荣。"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评选以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0,(6):58-58
北京一六一中培训中心成立于1997年,并从1999年起开始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活动。学生们在这里学习航天基础知识,制作、发射模型火箭,参加航天科普活动,撰写航天科技小论文……十多年来,有数千人参加了培训,其中10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三级证书,4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二级证书。  相似文献   

8.
1992年6月8日,《宇航学报》第二届四次编委会在北京的京丰宾馆召开,会议由《宇航学报》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航空航天部白拜尔总师也到会参加。来自全国有关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宇航学报》编委会成员对学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讨,就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宇航科技的水平,如何妥善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9.
“宇航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 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行第三届编委会的改选换届及研讨“宇航学报”工作的改进。会议上传达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宇航学报”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 :“学报要办就办成精品 ,学报是航天界的窗口 ,办就要办好 !”这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对“学报”的期望和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其讲话精神如下 :1.“学报”的工作和状况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形势不相称 ,与兄弟学会所办刊物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9,(6):4-5
2009年11月,国际宇航联主席伯恩特·费尔巴赫(Berndt Feuerbacher)博士到中国航天员中心访问时表示,国际宇航联与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世界月球会议”。以加强月球探索开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月球探索开发技术的发展。届时各国月球探索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将云集北京。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创刊至今已经40载,发展成为引领宇航学科发展、促进航天科技创新的最重要阵地。1980年7月,第一期《宇航学报》正式出版发行,钱学森先生特别撰写了发刊祝词,强调表示:"我认为航天技术是毛主席明确过的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最新成果和科研动态,为学报组织高水平的文章,更好地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服务,《宇航学报》编辑部及常务编委关世义、编委常伯浚、郭吉丰、张克等一行7人,于2006年3月30日、31日两天,与上海航天第八研究院的领导及专家进行了座谈,并重点参观、调研了509所,805所及八院八部。30日下午,八院科技委杜磊副主任主持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与八院工作座谈会”。八院所属各所的科技委领导同志及八院科技委办公室宋为民主任和顾永明副主任参加了座谈。杜副主任对学报来八院调研表示欢迎,认为此次学报来八院进…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1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期刊进行综合评定。自2002年起,每年从100多个学科、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遴选出100种杰出期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2008,29(6)
2008年9月10日《宇航学报》编辑部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举办了编委工作会议。到会领导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大轶,学报编委、中科院吴宏鑫院士,502所科技委秘书长李静,以及常伯浚、关世义、胡平信、潘科炎、解永春、余金宝、张洪华、周孝宽、周荫清、朱宁昌等学报资深编委。会议由宇航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6月16-2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权,中国宇航学会在京举办第三期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63名来自航天和航空领域的科技编辑接受培训。这是自航天科技期刊联盟成立以来,中国宇航学会连续第3年举办航天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部孙国斌总师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处周涛处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中国宇航学会副  相似文献   

17.
《宇航学报》2008,29(2)
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四届六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21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常显奇院长,航天科技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学报第四届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52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基础处孙国斌处长特邀出席。会议由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7年《宇航学报》的主要工作,研究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讨论2008年编辑工作的计划和初步设想。会议首先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同志对学报2007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汇报。汇报主要指出:(1)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统计,2006年学报的影响因子(0.607)较05年提高了25%,在我国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2)逐步开展了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网络投稿、远程办公,以及07年的全文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yhxb.org.cn);(3)2007年学报获得了“中国科协学术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线性均方...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三届国际空间科技讨论会(13th ISTS)于1982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日本东京都市中心举行。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钱骥为团长的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一行四人,参加了该讨论会。 在13th ISTS上共提出空间科技方面的论文及报告二百九十多篇。除国家空间计划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20.
王彬若  付娆 《航天》2011,(11):6-7
10月3日~7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主办的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以“非洲航天之光”为主题的大会由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FIF)承办,这是国际宇航联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大会讨论内容包括如何从太空监测非洲水资源、南非和非洲太空活动等,吸引了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航天机构或企业约3000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