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轨液体的排放将产生毫米级固态颗粒空间碎片,由于其升华耗散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若长期留轨将产生危害。文章以水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对冰粒在轨升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粒的太阳吸收比是影响其升华的重要因素,采取措施提高颗粒的太阳吸收比和减少单个颗粒的平均质量都可有效加快颗粒的升华耗散。  相似文献   

2.
低重力状态下末级火箭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5,12(4):13-18,54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型分析,对低重力状态下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干扰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认为,采取对称的排放平衡器能满足空间排放姿态稳定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颗粒度对石英陶瓷天线罩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石英陶瓷材料颗粒度配比对导弹天线罩强度和工艺性的影响,给出了颗粒研磨程度、添加干粉和不同研磨时间的胚料抗弯强度数据。同时指出:能满足强度的颗粒配比料方较多,而颗粒度对天线罩体的工艺性(浇柱、干燥、烧结等)有着明显影响,因此,应合理控制颗粒度配比,生产出强度和电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石英陶瓷天线罩。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压强振荡对推进剂燃烧表面铝颗粒团聚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声振荡作用下铝颗粒团聚特性实验测量装置和方法,采用高速显微成像技术和激光全息技术同步测量的方法,对HTPB四组元推进剂在有、无声振荡作用下的铝颗粒团聚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40 Hz声振荡作用下,铝颗粒火焰呈现与声振荡频率相一致的周期性摆动,颗粒微观形貌发生明显的形变;受声场力的作用,小尺度颗粒(40~80μm)团聚作用减弱,中等尺度颗粒(100~260μm)团聚作用加强,且更容易发生融合等现象,从而改变了推进剂燃烧表面及近表面铝团聚颗粒粒度分布(0~3 mm),团聚粒度及团聚分数均增加。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可为研究压强振荡作用下推进剂铝团聚特性提供有效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复合固体推进剂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及损伤萌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复合推进剂颗粒填充引起应力集中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了法向应力的分布及其最大应力的位置,讨论了颗粒分数,刚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引发微裂纹萌生的力学条件,得到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占主导地位的损伤形式为颗粒与界面的显微裂纹损伤。  相似文献   

6.
与汽车相比,摩托车发动机的未燃HC排放较高。减少未燃HC排放的有效措施就是控制点火提前角。本文对我国目前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点火特性及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固定式点火系统及目前最广泛使用的CDI点火系统的不足,兼顾性能及成本,指出了升级现有点火系统的思路及所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瞬态机理,建立了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守恒元与求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单循环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其爆轰反应过程与冲量产生过程的瞬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爆轰波作用下,凝胶燃料液滴变化以剥离破碎为主,燃料液滴中铝颗粒随液滴剥离弥散于爆轰管内并参与反应,累积在最后阶段反应的铝颗粒较少。凝胶燃料爆轰燃气排放过程可划分为爆轰附着膨胀、燃气"壅塞"膨胀和膨胀减弱等3个典型特征阶段。研究结果对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琳  刘君 《宇航学报》2002,23(5):63-65,94
采用粒子仿真跟踪颗粒相运动轨迹,采用高效ENO格式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有攻角条件下含颗粒相的横向喷流与超音速物体绕流形成的干扰流场。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研究气-相两相流动的有效途径,颗粒相存在对喷流流场结构及物体所受的气动力和气动热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界面的脱湿机理。运用弹笥-粘弹性对应笥原理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性脱湿两相球颗粒分析模型,利用能量守恒得到了脱湿时间的控制方程,并导出了以界面粘结能表示的临界脱湿应力的简洁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体积分数、粒径和加载速率对脱湿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复合固体推进剂非线性粘弹本构方程的微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填充颗粒为弹性硬颗粒的条件下,本文成功地将Eshelby的等效夹杂理论及相应的平均化方法推广应用于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可以用基体的本构关系与一个增强系数的 积β来表示,β只与颗粒的形状,体积分数及泊松比有关。本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空间任务中缺乏有效辐射散热通道情况下,消耗型散热是排散航天器废热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但其存在长期应用中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针对未来长期空间任务,提出无工质排放的消耗型散热概念。首先通过微孔膜蒸发消耗型散热试验,评估该试验系统在不同真空压力下的散热能力;之后基于此设计柔性收集装置,开展微孔膜蒸发?水蒸气收集联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孔膜蒸发可以在无工质排放条件下实现有效散热,散热量随流体进口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真空压力升高而线性减小;无排放消耗型散热系统中收集装置的水蒸气吸收速率不小于蒸发速率时,将不会削弱微孔膜蒸发的散热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固体推进剂在准静态拉伸下变形损伤过程,依靠微型材料试验机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搭建了原位显微CT测试系统,对HTPB推进剂试样在准静态拉伸下变形损伤过程进行了三维原位实时表征,像素尺寸3.74μm。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分析了目标微细观结构演化过程及孔隙率与材料宏观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内部微裂纹的出现早于应力-应变曲线达到拉伸极限强度点。利用图像分割技术精确提取了AP颗粒、Al粉颗粒、微裂纹与HTPB基体相,并对AP颗粒与Al粉颗粒的三维拓扑结构进行了定量描述。微裂纹的成核集中在较大且形貌不规则的AP颗粒与HTPB基体界面。最后,观察到裂纹在固体推进剂内部的水平传播和竖直合并两种传播模式,并以水平传播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应用Eshelby-Mori-Tanaka的细观力学理论,考虑两种类型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从颗粒与基体的本构关系出发,计入更多的微细观信息,从而建立了更加合理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线粘弹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4.
高空滑行期间氧化剂泵壳体冷却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利 《火箭推进》2005,31(1):24-28
详细分析了高空多次启动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剂泵壳体在滑行期间的热环境,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氧化剂泵壳体与涡轮壳体温度进行耦合计算,提出了采用吹气冷却和排放冷却的氧化剂泵冷却方案。经过地面模拟试验及分析后认为,采用排放冷却可满足发动机二次启动可靠工作且在结构上较易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光伏电池玻璃表面微织构形状和颗粒碰撞方式对表面微织构损伤的影响,建立模拟月尘颗粒碰撞表面微织构仿真模型,结合实验验证,探究表面微织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30 μm直径的模拟月尘颗粒以5 m/s的速度撞击表面微织构时,损伤形式主要包括边缘破损、劈裂破损和断裂,损伤面积与表面微织构整体相比较小,损伤深度在0.06~0.29 μm之间,仅为表面微织构柱体高度的1%~4.8%;中心正碰时,四棱台表面微织构的抗冲击性最好,圆台表面微织构次之,六棱台表面微织构最差;颗粒以4种碰撞方式撞击圆台表面微织构时,损伤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边缘碰撞、45°边缘碰撞、中心正碰、45°中心碰撞。研究结果可为玻璃表面微织构的工艺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固体发动机试车排放废气烟团的抬升和扩散,采用计算与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烟团抬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恒转速试验和日本的柴油机13工况周期试验,研究了十六烷指数、含硫量、芳香族含量等燃油成分以及90%馏出温度对发动机燃烧特性、气体排放和微粒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成分以上述诸参数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燃油成分对诸如着火延迟和预混合燃烧峰值时间等燃烧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天器在空间高真空低重力环境下的流体回路液态工质排放有关问题,以月球环境为例,搭建了月球重力等效地面试验系统,开展地面真空排放试验,获取了工质排放过程中的管路压力和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工质排放速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工质排放过程中管路的温度基本不变,回路初始压力、工质沿程温度以及排放口温度对于排放速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中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颗粒群的非稳态着火模型,数值模拟了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研究表明,颗粒相温度先缓慢升高,表面反应加剧之后,温度才急剧上升,很短时间内着火成功;而着火过程中气相温度整体升高不大,其温度总是低于颗粒相温度且升温很慢,特别是着火阶段后期,气相的升温速率远小于颗粒相的升温速率,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化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随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群的着火时间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太大时,颗粒群将不能着火成功。气相中氧气浓度对着火的影响很小,特别是颗粒浓度大的情况,氧气浓度对着火几乎没有影响。辐射源温度和气相初始温度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很大,两者的温度高,则颗粒群着火时间将大大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很高时,气相初温变化对颗粒群着火时间的影响将不再显著。颗粒粒径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较复杂,颗粒浓度大时,小颗粒颗粒群易于着火,而颗粒浓度小时,大颗粒颗粒群着火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及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汽车排放污染的形成机理,并详细介绍了现代汽车上采用的污染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