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航空液压控制壳体零件的典型结构特征,基于CATIA/CAM平台,创建了刀具库、刀柄库,以及壳体孔系特征编程模块,将实物资源数字化、有序化,实现资源的共享及零件的快速编程,提升壳体的编程效率。通过创建机床仿真模型,定义全要素仿真要素,实现壳体零件加工的全要素虚拟仿真验证,并通过定制仿真后输出的加工报表,为生产准备提供了BOM清单。逐步将航空液压壳体类零件的加工向“无纸化”加工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原有模式下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不断增加,尤其是交付时间很难保证.航空液压壳体类零件作为液压设备中的关键零件,对产品的总体功能和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深孔加工在航空制造业中具有广泛需求,是加工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复杂壳体零件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深孔加工质量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以航空复杂壳体零件为对象,针对航空复杂壳体零件深孔加工的工艺特点及难点,就目前现有深孔加工方法、深孔钻削力学、深孔钻削切屑形态与排屑方法、深孔加工在线监控及深孔加工设备等方面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深孔加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复杂异型壳体类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附件,此类零件表面分布有大量小直径螺纹孔,螺纹孔加工是影响整个壳体生产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核心工序。该类零件现有的加工工艺存在一致性差、加工效率低、专用夹具多、铣螺纹时易出现正锥现象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设计专用螺纹铣刀进行加工,通过宏程序编程解决刀具刃部缩短带来的编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航空机载设备壳体类零件集成制造的需求,建立了基于特征和STEP标准的零件集成信息模型,以此为基础在UG II 平台上利用UG/Open API接口开发了一个基于特征的CAD系统。该系统为制造后续环节提供较完备的零件设计和制造信息,便于实现零件设计、制造、测量的集成。  相似文献   

6.
薄壁盘与薄壁筒类零件是车工生产中典型的两类薄壁零件,由于壁薄刚性差,加工中容易出现变形、振刀现象,加工质量难以保证。本文通过以薄壁盘类零件某壳体盖和薄壁筒类零件某壳体为例,分析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探讨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技巧。  相似文献   

7.
PCD刀具在航空液压壳体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液压壳体类零件精密孔在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尺寸不稳定、粗糙度无法保证等情况.结合实际加工情况,针对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超差原因,选用PCD刀具作为最终精加工刀具替代硬质合金刀具.以孔加工为例,详细介绍了PCD铰刀和PCD镗刀在航空液压壳体加工中的试验过程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PCD刀具相对于传统刀具在精加工铝合金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有效地解决了孔加工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与其每个零件的表面质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了改善零件的抗腐蚀和抗摩擦磨损性能,对于高频率使用的框类、壳体类、盘环类及涡轮叶片等,均在其表面喷涂一层特殊的等离子涂层.作为例行检查和维修工作的一部分,涂层需要定期更新,旧的涂层就需要去除.去除旧的涂层,通常采用化学液体去除方法,但是该方法可能对零件造成损伤,而且加工效率低,特别是在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数控程序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控编程效率低及灵活性差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典型机匣类零件自动编程解决方案,通过UG CAM环境中定制自动编程功能工具,实现机匣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化编制,以提高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数控编程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壳体的结构工艺特点,详述了保证壳体加工精度所采取的工艺措施,总结提炼了壳体类零件交叉孔系及油路孔加工顺序优化方法,创新设计了适用于多种壳体冲洗用的通用冲洗工装,缩短了典型壳体的加工周期,为同类零件工艺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理论公式,计算特定距离处的药包爆炸传递到船体外壳时的压力曲线,将此压力曲线施加在船底,采用ANSYS软件进行时间历程计算分析,得到船体各部位以及动力设备的冲击响应结果,据此分析了船体材料阻尼对冲击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Pro/E软件进行复杂型腔电解加工夹具的设计,通过夹具零件的造型、组装及组件的静态、动态分析,阐述了在Pro/E软件平台上进行夹具设计的主要过程、特点及优越性。它不同于以往机械设计二维CAD软件,避免了因漏掉相关零件的修改而在零件实际装配时所带来的干涉现象。保证了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在电解加工复杂整体构件组合电加工数字化制造中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外形、内腔结构复杂,零件体积大,材料去除率高等特点的壳体,锻件加工要求所编制的数控程序异常复杂,数据庞大,手工编程难以编制程序。采用UGCAM作为编程手段,利用3维实体辅助编程技术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S3F软件对S形蒙皮拉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评估S蒙皮拉形工艺性;预测拉形过程中将产生的缺陷;制定合理工艺方案;优化零件设计和模具结构;实现了该蒙皮零件在数控蒙皮拉伸机上的拉形。  相似文献   

15.
从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制造符合性检查的一般要求出发,结合相关的行业通用标准和质量控制系统要求,对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制造符合性检查中产品验收软件的检查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产品验收软件检查的主要关注要点,为对运用产品验收软件的民用航空产品及其零部件开展制造符合性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机研制以及国际合作、转包生产任务的扩大,航空企业数控机床总量已明显增加,要求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数量增多。为了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制造企业在引进数控设备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数控加工仿真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能仅仅考虑刀具轨迹的正确性,同时必须考虑加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机床、工件、NC程序、工装。为此,对仿真系统的模型进行必要扩大和完善,引入虚拟机床模型、工装模型,提高加工过程仿真的真实性,以利于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17.
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冷态多柔体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平  张煜冰  杨鸣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1):2427-2432
采用实体板壳单元对矢量喷管关键部件进行了柔性化,基于机构的树状参数化处理技巧和MSC.ADAMS软件的宏命令批处理技术构建了矢量喷管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模型中使用点线约束简化了部分接触约束,极大减小了计算规模.仿真了机构的冷态同步、摇头和摆头等工况,获得了机构各环节的受载和动态特性.研究工作对于矢量喷管的热态仿真及其虚拟设计和虚拟实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虚拟维修平台在处理维修任务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结构框架。将系统结构设计成主要由维修场景构建、维修任务和动作分解及维修性分析评价数据输出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基于Jack软件平台完成了系统开发。以某装备维修任务典型工况为例,对系统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加快维修过程的创建,改善了人机界面的交互功能,提高了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基本满足了维修仿真的需求,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亚跨超CFD软件平台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亚跨CFD软件平台研制的宗旨是综合国内外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新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对象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开发环境,加快计算流体动力学最新成果向工程应用的转换速度。本文介绍初级版本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匝数值网格生成技术,流场解算器,面向对象的界面设计等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焊接变形进行预测与控制,建立了焊接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电子束热源模型进行了校核,获得了接头焊接位置的塑性应变区域大小;建立了风扇叶片机匣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固有应变法对机匣焊接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取了焊接过程的变形分布,通过实测机匣变形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标,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风扇叶片机匣焊接顺序以及焊接熔池宽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控制风扇叶片机匣焊后变形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的平均变形误差仅10.3%,基于固有应变法的中心面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薄壁件的电子束焊接变形预测,该方法已得到应用;风扇叶片机匣焊接熔池宽度的优化能够有效控制焊后变形,焊缝上熔池宽度降低为2.7 mm,焊后平均径向变形量降低30%,能够明显降低机匣径向收缩变形,焊接顺序的优化对变形控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