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自主研制的140吨振动试验系统顺利完成验收测试和型号振动环境试验,标志着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研制成功。我国环境模拟试验能力再获新突破。为满足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大型航天器力学试验需求,该系统的设计立足于突破我国现有的单体振动台能力不足的瓶颈,具有完  相似文献   

2.
日本筑波宇宙中心不久前在它新建的总装试验大厅中,安装了一套具有巨大推力和较为独特的三维振动试验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大型航天器振动试验的需要,要能对质量达4.5吨的航天器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振动试验,并能经受在试件通过共振频率时产生的巨大倾覆力矩。该系统是由英国Ling动力学系统公司(LDS)和日本明石制作所合作研制的,它使用了10台LDS V964LS型长行程电动振动台,每台推力为80千牛顿。这些振动台与一面积为9平方米的工作台面相连接,其中4台装在台面下部用于垂直方向振动试  相似文献   

3.
正托举起了"土星"5号火箭和人类登月梦想的F-1火箭发动机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且有关复活F-1火箭发动机的呼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是始终存在的。F-1火箭发动机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液氧煤油发动机。它的经历,堪称一段传奇。发动机的诞生F-1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海平面推力约为680.39吨。这样大的推力  相似文献   

4.
“阿里安5”是欧洲将于1995年前后交付使用的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它可将6.9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换轨道,将18吨有效载荷或重23吨的“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送入低轨道。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维内尔最近表示,欧洲打算开发重量为“阿里安5”火箭的2.5倍、推力为“阿里安5”火箭的3.5倍的“超级阿里安5”型运载火箭。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作过测算,利用“火神”发动机和“阿里安5”火箭的助推器可制造推力为1500吨的“超级  相似文献   

5.
欧洲空间局的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ESTEC)1992年开始了6自由度液压振动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以进一步扩大试验中心的振动试验能力。建造这样一台试验设备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为了满足阿里安-4和阿里安-5火箭有效载荷结构动力学鉴定和系统级验收试验的需要。这些有效载荷的质量和尺寸都要求有更大推力的振动台和大的台面,并能将试验的低频限延到5Hz以下。这样,现有的两台电动振动台并联的振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另一原因是,在航天器与运载火箭对接面进行多方向的瞬态激振较之单轴正弦和随机振动试验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6.
1994年,H—2火箭首次亮相时,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就发现,它昂贵的费用对于商业应用是不太适宜的。1996年夏,H—2再次发射后,日本决定对其进行改型设计,并暂称为H—2A。 相对于H—2,H—2A最大的改进是其捆绑的两个固体助推器变得又短又粗,另加了一个长长的液体火箭助推器。新的固体助推器长度从22.7米下降到11.7米,但直径却从1.77米增加到2.46米,每一枚的推力从157吨增加到174.8吨,重量则增加了2.5吨,达到72.4吨。新加的液体助推器和芯级火箭的第一级均采用改进型LE—7A火箭发动机,它的推力是LE—7的2倍,为171.8吨,而工作时间仅为LE—7的一半,为190秒。第一级的总重量将  相似文献   

7.
苏联现在正研制新式大型运载火箭,它是一个高约95米的三级火箭,在传统式主体立柱周围有六个助推火箭,它的推力为3,600吨至4,000吨,可将近150吨有效载  相似文献   

8.
长征2号火箭 为了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七机部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70年开始研制长征2号运载火箭。它是在洲际地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型设计的串联式两级液体火箭,全长约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起飞推力2774千牛,可将1800千克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研制人员解决了大推力火箭  相似文献   

9.
研制东风三号路地地导弹 1965年3月,中央专委批准并正式下达了研制东风三号液体中程地地导弹的任务。1965年4月,国防部五院任命林爽、屠守锷为东风三号液体中程地地导弹正副总设计师。8月,东风三号研制工作全面展开,东风三号设计全长20.9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65吨,起飞推力104吨,发动机比冲239.5秒。  相似文献   

10.
长征4号火箭 长征4号运载火箭是串联式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它的第一、二级与长征3号火箭的第一、二级的技术状态相近,第三级采用新研制的两台可双向摇摆的常规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火箭总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第三级直径2.9米,起飞质量240吨,起飞推力300吨,可将1250千  相似文献   

11.
某型航天器推力矢量控制伺服机构的设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型航天器对伺服机构的要求,设计了推力矢量控制伺服机构.通过比较液压、气动和电动3种类型伺服机构的特点,选择了电动伺服机构.研究了包括机电作动器设计、驱动控制技术和冗余技术等电动伺服机构的3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双冗余电动伺服机构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其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电动伺服机构的方案设计合理可行,不仅满足航天器高可靠性、良好维护性等基本要求,而且满足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法国宇航工程环境试验中心(INTE-SPACE)目前正在兴建一台大型热真空试验设备──SIMMER。自1969年该中心在图鲁兹建立以来,在它的试验大厅内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用于整星级试验的设备,其中有直径7m,长9m,配备有直径3.8m太阳模拟器的大型空间模拟器;推力为300kN的多电动振动台系统;体积1000m3的声混响室;体积16×10×11m3的用于EMI/EMC试验的吸波室和承重4t的质量特性测试设备等。然而考虑到未来不断扩大的全球卫星市场,适应下一代阿里安-5火箭的有效载荷的试验要求,决定…  相似文献   

13.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欧空局1973年决定研制“阿里安”火箭之前,法国已独立研制了“钻石”(Diamant)运载火箭。 “钻石”运载火箭由三级组成,有“钻石A”、“钻石B”和“钻石BP4”三种型号。500公里高空轨道的有效载荷分别为80、115、150千克。 “钻石A”运载火箭的发射质量为18.4吨,带有效载荷长19米,最大直径为1.4米,稳定尾翼翼展2.7米。第一级(绿宝石)发射质量为14.7吨(其中推进剂12.8吨),长10米,直径1.4米,结构材料用的是钢,采用了“Vexin”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为硝酸和松脂油,地面推力为274千牛,工作持续时间为95秒,采  相似文献   

15.
TFE1O42-70的涵道比由TFE1042的0.66降至0.45以适应战斗机的需要.并采用了模块式设计.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使得该发动机的操作十分灵敏.由慢车到加力推动力只需要5种钟.而由慢车到最大推力只需4秒。  相似文献   

16.
法国马歇尔·达索飞机公司正根据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合同,研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水平起飞和着陆的飞行器,用于发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该发射系统称STAR-H(Systeme de TransportAerobie Recuperable),是从1987年就开始进行研究的。 STAR-H将是一架巨型飞机,有5台涡轮火箭发动机,每台推力为4万公斤。飞机自重400吨,主要提供初始段推力,然后由装在飞机上部的阿里安5液氢液氧低温发动机继续提供推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空间事业发展的需要,从1970年起,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筑波宇宙中心建起了一整套卫星环境试验设备,其中有: 直径8米、高25米的空间环境模拟器,它装有光束直径为4米的离轴式太阳模拟器; 推力达140千牛顿的电磁振动台系统; 体积为910立方米的声学混响室; 直径15米的磁试验设备。这些设备已经完全能够满足1990年以前日本中小型卫星研制计划(对地静止卫星重550公斤量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飞行2247秒之后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2019年宇航任务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据长五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力士",长五火箭总长约57米,堪比20层楼高;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具备将25吨级的航天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4吨  相似文献   

19.
在空间电推进的研发和规划中,推力的精确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电推进复杂程度和任务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其推力性能评价技术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需求,介绍了当前空间电推进的推力测量方法及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案例。测力方式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中直接测量主要包括天平式、扭转式、摆式,间接测量主要包括靶式和悬臂梁式。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测力方式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为开发者的测力系统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对测力过程中的系统设计、系统标定、系统响应、系统响应的测量以及计算推力五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关键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同时结合空间电推进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推力测量的需求,为未来的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1.8吨提高到2.5吨,以满足发射更重的返回式卫星的需要,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