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法国舰艇建造局(DCN)展示了Gowind-200型系列轻型护卫舰模型,这其实就是欧洲多功能护卫舰通用型的缩小版。21世纪以来.欧洲海军作战思想朝向联合作战、濒海作战、由海上来和支援陆上作战的发展,海军武备也朝着运应新作战思想的需要发展。欧洲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独领风骚.如英,法、意联合研制的“地平线”级驱逐舰、挪威“内森”级护卫舰、西班牙F100“巴赞”级护卫舰及德国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新世纪的第一艘航母,“罗纳德·里根”(USS Ronald Reagan.CVN 76)号目前正进行海上测试,整个测试项目结束后,预计于2003年7月12日服役,并编配在太平洋舰队,替代计划于2003年度退役的“星座”(USS Constellation,CV 64)号航母。  相似文献   

3.
建造背景 在“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服役之前,加拿大海军有4级共20艘护卫舰.即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7艘“圣劳仑特”级和7艘“雷斯蒂古什”级.60年代建造的4艘“麦肯齐”级和2艘“安纳波利斯”级.这20艘舰的主船体完全相同.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有所不同,30多年来.这些护卫舰一直是加拿大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护卫舰的舰体已严重老化.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已变得相对落后.尽管这些舰在服役期间均经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但其总体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在些情况下,加拿大海军决定建造12艘新一极的导弹护卫舰,即“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以对其水面舰队进行现代化更新。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海军“卡司地拉”(sps Castilla)号两栖船坞登陆舰.是西班牙海军两栖舰队的核心。而新近成立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南欧海上部队,也以“卡司地拉”号担任旗舰与海上指挥部。“卡司地拉”号是西班牙海军贾利希亚”级(Castilla)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第二艘舰艇.可担任两栖登陆作战时的指挥管制舰,舰上设有良好的指挥支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海军护卫舰序列中,英国海军的23型“公爵”级护卫舰树立了现代水面舰艇的典范,其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建造,最初的设计目标是用于深海反潜作战。然而,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英国对海军作战重点和装备发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并明确提出在原来联盟防御,侧重反潜的基础上着重提高部队的灵活性、机动性和战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萨克森”号护卫舰,是德国海军第一艘124型护卫舰,2002年10月31日才移交给联邦防卫科技采购署。本舰艇排水量为5600吨,为德国海军最大的作战舰艇。“萨克森”级虽然归类为护卫舰,但143米的长度与吨位足可称为驱逐舰。“萨克森”号于1999年12月1日安放龙骨,并计划于2004年中服役。124级护卫由原本为北约命运不佳的北约护卫舰替换计划NFR-90,当时,德国也加入这8国联合开发护卫舰计划,以淘汰德国海军对执行现有任务已经老态龙钟,且力不从心的“汉堡”级和“吕特曼斯”级驱逐舰。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10,(5):40-40
美国和西班牙两国海军近期成功进行了宙斯盾舰载多功能战斗信息指挥系统的资格试验,成功演示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作战能力。试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穆古海军基地不远的海域进行。参加试验的有3艘军舰,包括美国海军的杜威号驱逐舰、维尼·梅尔号驱逐舰和西班牙海军的巴赞号护卫舰。试验中,通过包括电子攻击场景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演习,海军宙斯盾综合武器系统的战备性能和防空性能得到了评估。美国和西班牙此前于2007年进行过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8.
南非海军护卫舰“受迪”导(SAS Mendi)已于2004年8月20日自德国基尔港启航,驶往南非的西蒙镇。该舰是德国护卫航集团(GFC)为南非海军建造4艘“骁勇”级护卫舰的最后1艘。在返国旅途中,“受迪”号舰艇先抵达法国布雷斯特(8月24—27日),安装“飞鱼”导弹系统,然后进入西班牙的罗塔海军基地(8月29—31日)加满油柜。从罗塔出发后“受迪”号直接航向开普敦,于9月17日返抵国门。南非海军则以全部舰艇的观阅式欢迎。等到“受迪”号回到西蒙镇,由法国泰勒斯海军系统公司和非洲防卫系统就公司组成的集团将着手最后整备工作,包括舰上战斗系统的整合,测试和突货等。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海军航母“阿斯图里亚斯王子”(SPS Principe de Asturlas R11)号是西班牙海军舰队的战舰,也是西班牙海军“A战斗辉”(Eruppo A)的核心。这艘航母为一个多功能作战平台,可同时执行对空与反潜任务,还具备基本的搜索与敏捷,早期预警、海上侦察与观测、海上布雷、海上电子战与在近岸技缓两杷登陆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月球会议开幕式的午宴后,我们有幸采访了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让·雅克·多尔丹局长的健谈和对国际合作的丰富经验及热切渴望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已经是他第十次来中国了,问及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中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中国的太空计划令人记忆深刻!”同时他对中国航天界的工作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在太空领域是一个大国,在太空发展计划、地球探测及定位、航空航天、载人飞行等方面做得很好,并且努力地拓展项目的外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5日,法国海军“葡月”号导弹护卫舰在法国太平洋海区司令帕德里克·吉奥姆的率领下驶抵广州码头,对广州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受到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广州市领导和法驻华使领馆官员等400多人的迎接。此次随访的法国官兵共92人。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海军服役超过25年的“阳”字号驱逐舰,简装舰、精装舰、“武进一”、“武进二”等各舰在2001年全部退役完毕后,配备“武进三”(H930MCS)作战系统的“阳”字级驱逐舰也在2003年底退役,剩余的“武进三”驱逐舰预计在2006年初完全退役完毕。但是“武进三”驱逐舰配备的H930MCS作战系统要优于海军不少现役装备,故海军目前着手进行“济阳”级护卫舰的改装“武进三”工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3日中午.由泰国海军学院副院长威通·库皮拉潘那少将率领的泰国皇家海军“纳来颂恩”(Naresuan)号.“邦巴功”(Bangpakong)号护卫舰和“苏林”(Surin)号登陆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共870人.驶抵上海海军扬子江码头,开始对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4.
漂亮的飞机往往可以选题以大家的欣赏,但有时一些外形狰狞怪诞、带有异国风味且性能优越的飞机更能够吸引飞行员的目光,他们会在心中揣摩着自己驾驶它的感受-这也许是人类好奇的天性使然。德国福克·沃尔夫公司生产的Fw189“空中眼睛”侦察/攻击机,虽然缺乏强劲的动力,亦无德国飞机普通具有的流畅外表,布局上更偏离了主流设计,但却是很多飞行员憧憬并且最终成为爱不释手的飞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04月03日下午15时07分,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堪培拉”号护卫舰在舰长雷·列格特海军中校率领下靠泊广东省湛江港码头,开始对湛江为期3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澳大利亚海军舰艇第一次访问湛江,随舰来访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官兵共219人,其中军官19人,士兵200人。南海舰队在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日,列格特舰长等澳方主要军官先后拜会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顾文根少将和湛江市副市长阮日生。  相似文献   

16.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10日,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将一个花环投入为举行纪念仪式搭建的水池中。在世贸中心遗址参加了向“9·11”恐怖袭击遇难者敬献花圈的仪式。“基地”组织于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本土成功策划实施“9·11”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最终共造成2992人死亡。在五周年纪念之际,布什总统借此仪式来告慰那些无辜死难者的亡灵。  相似文献   

18.
1988年7月12日,彼得·克奥瑞的生活经历了一场巨变。他的世界被一些他完全不能够理解的事物击得粉碎。  相似文献   

19.
美军于6月19—23日在美国西太平洋关岛附近,举行有3艘航空母舰参加的代号为“勇敢之盾“的大规模军演。美国海军此次出动了“里根”号,“林肯”号和“小鹰”号3艘航母,这是10多年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调集航母最多的一次军事演习。也是自越南战争结束以来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的海上力量集结。包括3艘航母在内。此次演习将总共调动30艘舰艇、280架战机和2.2万名军人。在“勇敢之盾”演习期间。参演的B-1和B-52战略轰炸机,F-15和F-16战术战斗机均归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乔治C&;#183;肯尼将军指挥。美军驻夏威夷希凯姆空军基地的太平洋空军司令部表示.演习最大目的.是实现陆、海,空完全一体化.展示美军多军和多兵种联合指挥和作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位于月球背面的SPA盆地西北部,切穿了浅层月壳,具有异常的矿物成分分布。基于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壤微波辐射特性分析,对月球热演化和岩浆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嫦娥2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采用时角分析、双线性插值方法,生成了研究区域的亮温(TB)图和亮温差(dTB)图像;结合Arcgis软件,叠加地质图,并结合成分、地形图,研究了Von Kármán撞击坑微波辐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出现高TB异常,初步判定为下垫面温度较高;研究区南部出现与钛铁矿(FeO+TiO2)含量分布相对应的亮温表现;结合研究区的微波辐射特性,重新进行了冯·卡门撞击坑地质解译;根据冯·卡门撞击坑的亮温表现,建议北部为着陆区重点选择区,其次为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