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希季传略     
王希季,火箭总体、航天器系统和航天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在探空火箭、运载火箭和返回式遥感卫星、载人航天器等方面贡献卓著。曾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的15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担任过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太空资源和航天技术体系新概念以及工程设计学和卫星设计学新原理的提出者。  相似文献   

4.
探空火箭是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起步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取得突破、较先达到国际水平和应用较为广泛、成果较为丰硕的一个领域。 中国探空火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研究和试验阶段,基本任务在于探索探空火箭的技术途径、掌握探空火箭的研制规律和方法、开展相应的火箭探空活动。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为应用和提高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于1991年1月在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两枚织女三号探空火箭,它为我国火箭探空系统增加了120公里的探空手段。海南大箭发射场为我国空间环境探测,以及低纬度地区的综合观测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第一个实用探空火箭系列——T-7系列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45周年之际,回顾了该系列火箭的研制由来和基本情况,论述了该系列火箭对中国开发中层大气和太空所起到的探路作用。  相似文献   

7.
火箭探空是空间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活动舞台主要为稀薄大气层所占据的空间,活动成果丰富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了空间科学的发展。用于火箭探空的运载上具——探空火箭业已实现了固体化、轻型化、系列化等方面的变革,并正在开发新的领域。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探空火箭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称为探空火箭。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陨尘等多种日一地磁场现象。探空火箭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飞...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第一个实用探空火箭系列--T-7系列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45周年之际,回顾了该系列火箭的研制由来和基本情况,论述了该系列火箭对中国开发中层大气和太空所起到的探路作用.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探空7号”(代号T-7)气象火箭,在经历了首次发射(1960年7月1日)失败后,于第二次发射(1960年9月13日)时成功地飞上蓝天。由此,揭开了我国实用探空火箭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