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18(1):F0002-F0002
中航一集团为本届珠海航展带来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舟”60飞机优异的飞行性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舟”60在本届航展可喜的商业成功,则证明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而中航二集团的直9、直11直升机的飞行表演则意在开辟军用以外的第二战场,它们和H425“海豹”直升机一起,预示着未来民用直升机市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直升机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内地民用直升机数量共计909架,涵盖70种机型。作为世界领先的高科技集团,泰雷兹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直升机行业的发展。中国直升机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内地民用直升机数量共计909架,涵盖70种机型。2017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共引进97架民用直升机,同比增长54%。中国市场当前对高性能、多用途的直升机需求尤为迫切。除了森林消防,直升机也是紧急医疗救援、警用执法、油气作业、电力作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国家加快深化改革,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民用直升机飞行人才培训事业前景广阔。本文在对国内直升机培训的基本情况与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新津分院的培训历史、特色优势、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直升机飞行人才培训事业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面向直升机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外高速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开展了高速旋翼飞行器与直升机、通航飞机、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效能仿真对比,基于潜在的民用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了高速旋翼飞机器在交通运输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民用高速旋翼飞行器在中国具有明确的战略发展定位,一方面可作为交通体系干支通、全网联的重要节点,以突出的任务效能融入交通运输应用体系;另一方面,面向中远程应急救援的需要,可满足敏捷救援体系响应速度的需求,填补现有直升机应用领域的空白。最后,针对重点发展构型,展望了中国未来民用高速旋翼飞行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着水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民用直升机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及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模型着水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要求和试验步骤,并对着水载荷结果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莫斯科学院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进行直升机水上迫降方面的模型着水试验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直升机市场随着国际形势、军事力量和民用事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依托这些规律就可以对整个直升机市场做出一定的预测.本文从军用市场、民用市场两个角度对各大直升机制造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直升机市场做了有根据的预测,以期对未来市场形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适航审定新政,可以说是给我国通用航空实行了一次"大松绑",让众多飞行爱好者终于可以真正地跃跃欲试起来,也让很多通航从业者高呼是"宽松、实用的好政策"。2018年12月13日,一架属于江苏的飞行爱好者沈本忠的个人自制航空器——F27轻型直升机在民航华东管理局获得了民用航空器实验类适航证。这张编号为  相似文献   

8.
首先说明了发展直升机的难点,即相对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来说,不仅需要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而且旋翼的技术问题更为复杂。其次,综述世界上直升机应用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包括亚太地区的潜在市场。并分别用图线军用和民用直升机从1990年-1995年的实际年销售量及1996年-2010年的估计销售量。接着,介绍了美国21世纪的军民两用直升机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目前在空气动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最后,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停机坪、应急医疗救援(EMS)直升机到医疗救援平台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作为一种基本医疗保障,离百姓生活正越来越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随着中国低空空域开放及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完善,直升机为主体参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旋翼技术和构型不断出现,对直升机噪声研究需不断深入和更新。本文首先概述了旋翼(尾桨)的噪声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并扩展到存在复杂气动或噪声干扰的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接下来介绍了直升机飞行噪声测量进展,已发展成多种测量方式作为降噪设计的验证和评估手段;然后综述了降噪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旋翼被动降噪技术已在直升机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直升机噪声水平稳步降低;变转速控制技术和低噪声轨迹优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旋翼主动降噪技术更多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需在驱动装置、控制规律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最后总结了直升机降噪设计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速直升机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根据高速直升机的技术特征和构型特点,将高速直升机分为复合式、倾转式及停转式3种类型。在梳理3类高速直升机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高速直升机的型号与技术发展规律。根据当前中国的直升机技术水平,提出了实现中国高速直升机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际视野     
《今日民航》2013,(6):18
莫斯科启动"屋顶飞机场"莫斯科近郊CROCUS大型展览中心5月17日启动"屋顶飞机场",供直升机使用,这是俄罗斯首个建在屋顶的航空港。据报道,该直升机机场将配备高档检查及登记区,还有商务大厅,并将在国际直升机工业展览会举办期间开放。俄罗斯直升机工业协会领导米哈伊尔卡扎科夫称,计划在  相似文献   

13.
展望了民用和军用航空的发展趋势,综述了民用和军用飞机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面向21世纪的航空关键技术,如空气动力学、先进推进技术、先进航空材料、航空电子和控制技术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等作了简要论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复合式直升机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首先根据旋翼技术的特点和复合推进方式的不同,将复合式直升机分成5个类别,分别对5类复合式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做了扼要介绍。然后,通过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分析,将复合式直升机的发展归纳为5个阶段,总结了国外复合式直升机的型号发展过程和规律。最后,结合国外发展复合直升机的经验,以及中国直升机技术水平、科研机制的特点,针对中国复合式直升机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JLM 《今日民航》2012,(3):60-61
低空领域的开放,最先受益的将是直升机产业。"直升机因其方便、灵活、受起降场地限制小的特点,会直接满足人们在此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通用航空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通用航空器飞行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航空器安全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通用航空紧急迫降飞行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结合WG30直升机全机水上冲击试验与PAM-CRASH软件数值模拟研究结果,采用SPH无网格法数值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29日上午,由民航湖南安全监督管理局指导、湖南通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首届罗宾逊维修与安全国际研讨会在长沙航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美国罗宾逊直升机公司资深教员Vargas Efrain、Sanchez RamirezAlvaroy 以及来自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北大荒集团等23家通航企业40余名机务负责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正IFLY:2020年贝尔直升机的新机订单和交付量是多少?和往年比有什么变化?Jacinto Monge:2020年对于任何人都是格外特殊的一年,幸运的是,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直升机医疗救护、应急管理、警用航空等应用领域的政策支持,贝尔在中国仍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2020年,我们向中国客户交付了28架直升机,获得了 19架新直升机订单;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新直升机订单数量增加超过40%。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19架新直升机订单中包括3架全新的贝尔412EPI中型双发直升机。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进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民用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的进气性能开展优化研究,参考飞机辅助动力单元(Applicant power unit,APU)进气系统形式设计了两类收风装置。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比分析在多个速度的前飞状态和不同爬升率的爬升状态下3处冷却孔的进气性能。结果显示基于Scoop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在直升机大速度前飞状态收风效果最好,但在小速度前飞状态进气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基于Flush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同样具有改善进气性能的作用,其最显著优点是在所有飞行状态均保证较高的冷却进气量。为后续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航》2013,(6):58-60
民用航空业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对人类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航空运输是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动机",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事关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利益。5月16日,2013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