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导了研制的Ku波段25W固态放大器,高增益级和线性级用模快结构,功分/合成桥采用矩形腔四路同相功分/合成器。阐述了该固态放大器的组成、设计及实验结果。研制的25W固放主要性能为;中心频率11.93GHz,带宽100MHz,输出功率25W,饱和增益56dB,带内增益波动小于0.7dB。该固放已用于Ku波段双路转发器联试实验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K波段20W空间行波管的设计和测试情况.该行波管整管采用金属陶瓷封接结构、周期永磁聚焦、传导冷却、四级降压收集极、B J220标准波导输入输出,其主要参数为输出功率24W、增益≥45dB、总效率≥53%、相移<40°.  相似文献   

3.
P.  Schuh  R.  Leberer  H.  Sledzik  刘建忠 《空载雷达》2007,(4):52-56
用于未来X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下一代T/R模块的高功率放大器是在新型AlGaN/GaNHEMT结构的底板上实现的,该HEMT结构外延形成于Sil晶片基板上。设计和实现了作为发射链关键元件的混合和单片集成电路。 在混合电路设计基础上,可实现23W(436dBm)的最佳峰值功率电平及29%的相应功率增加效率(PAE)。在2GHz(X波段)的带宽范围内输出功率电平大于20W。 在一种更为复杂的方法中,采用新型通孔微带技术首先设计、仿真并制作了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s)。在12mm^2的小型芯片上测量出了20W(43dBm)的输出功率电平以及30%的相应PAE。获得了高达36.5%的最大功率增加效率值。  相似文献   

4.
研制成一种C波段5W 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四级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工作频段为3.7~4.2 GHz,1分贝点带宽约300 MHz;在中心频率处,饱和输出功率为4.67W,增益大于26dB,总效率约14%。本文还介绍了利用浅漏偏置条件下的小信号S参数代替大信号S参数设计匹配电路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首次为电子设备研制的“平板型热管”,经过了传热性能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散热效果。它准备安装在航天遥测发射机上。 1.散热问题的提出要实现发射机小型化、一体化、耐环境高温和提高它的输出功率,在结构上遇到的障碍就是散热问题。功放中的射频功率管的壳温随着发射机工作时间增加而升高,发射机输出功率就下降。我们在常温下测量了不加散热板的某发射机输出功率与射频功率管壳温的关系:开始通电工作时,壳温为28℃,功放输出功率为26.2W;工作2小时后,壳温达95℃,输出功率为16.1W。  相似文献   

6.
采用闪耀光栅作为模式选择元件研制1.53μm外腔式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光栅衍射角、温度、电流对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和P-I特性。利用单角度面SAF(Single-Angle-Facet)型芯片、改进型Littrow外腔结构实现了激光器宽调谐、单纵模激光输出,连续运转模式下最大调谐范围132nm(479cm~(–1)),最高输出功率60m W;脉冲运转模式下(占空比50%)最大调谐范围126nm(533cm~(–1)),最高输出功率26.8m W;连续模式下获得最窄线宽25pm。  相似文献   

7.
超宽带功率合成是实现微波毫米波固态大功率发射机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二进制功率合成方式合成效率低、体积大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同轴波导空间功率合成电路,采用Hecken形式渐变同轴过渡电路、渐变槽线微带过渡电路实现16路功率合成。实测结果表明,在6-18GHz频带内,功率合成器输出功率典型值为150W,电源效率典型值为20%,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小卫星可展式刚挠结合板太阳电池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的可展式刚挠结合板太阳电池阵,将太阳电池阵电路与基板高度集成,省去电线、电缆连接,具有基板薄、质量小、电路连接简化及挠性可弯曲折叠等优点,可满足微小卫星太阳电池阵高质量比、高体积比功率的需求。以某卫星太阳电池阵为例,在185mm×420mm×20mm且收拢后板间距不大于5mm的包络内,采用刚挠结合板设计,可实现输出功率不小于60W,比使用传统太阳电池阵功率输出提高了1倍以上。其在轨应用结果表明,太阳电池阵功率输出稳定,可为微小卫星太阳电池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雪  钱子勍 《宇航学报》2013,34(5):728-733
针对未来深空探测供电需求,设计了一套热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丙烷燃烧器模拟同位素热源,并利用低禁带GaSb电池实现了系统的热电转换。研究了气体流量、过量空气系数、回热器性能、滤波器等对辐射器温度及电池输出功率、系统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输出功率随燃气量单调增加,而在一定燃气量下,存在一最优过量空气系数使其达到最大值;同时,回热器和滤波器对辐射器温度和电池输出特性有很大影响;本实验系统可以实现最大输出功率密度0.45W/cm 2,系统转换效率2.8%。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于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的微波功率放大器高效率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提高功率放大器功率附加效率及输出功率的设计方法。通过功率放大器内部的功率流向统计,分析了反馈电容通道对高频功率放大器效率损失的影响,进而提出在栅极-漏极之间引入反馈谐振网络,提高晶体管内部漏极到栅极反馈支路的阻抗,减少产生的功率流向内部漏极到栅极支路,降低晶体管内部通道的功率损耗,从而保证在产生的总功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流向负载上功率,实现微波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增加和功率附加效率的提高。验证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功率放大器在5.78GHz~5.82GHz频率范围内功率附加效率均高于70%,漏极效率优于80.5%,输出功率高于10.5W。证明了该方法在提升功率放大器效率方面切实可行,研究成果对提高应用于微波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放大器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