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8,(3):4-9
中国CHINA 35313号小行星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本刊记者于4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4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这颗小行星是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1月2日发现的。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  相似文献   

2.
杨利伟 《航天员》2008,(2):59-59
人到40而不惑,这其中的睿智和沉稳来自岁月的沉淀和思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经历风雨40载,其中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因为她不仅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我们所有航天人的人生财富。回顾载人航天工程的奋斗历程,我想这是民族精神、科技力量、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重大进展、每  相似文献   

3.
黎峰  文野 《航天员》2008,(5):72-77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为了这个期盼已久的目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航天人用团结、协作、奉献、拼搏的精神书写着飞天的传奇。这个集体在拼搏、发展的过程中凝聚而成的精神文化,在每一位航天人的身上灼灼闪光,是浸透在航天人血液中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4.
徐军  陈钦丽 《航天员》2008,(2):42-45
200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迎来了她的40华诞,为此,《航天员》杂志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进行了一次专访。陈主任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员中心的话题,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采访过程中,他神态上体现出的那种忧患意识、那种深思熟虑、那种谋定而后动的思路深深感染着我们。当问及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员中心的紧迫性时,他神情肃穆地说:使命,时不我待啊!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这一切让中心人不敢懈怠。与时间赛跑,与世界赛跑,他们将如何演绎下一个历史奇迹?谨以此话为题。  相似文献   

5.
四月的窗外,已是莺飞草长,春暖花开。与往年不同是,这个四月于我来说,又显得那样的特别和喜庆,因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迎来了她四十华诞。作为一名在中心工作了近三十年的  相似文献   

6.
印迹四十年     
王德汉 《航天员》2008,(2):70-75
弹指风云四十春,载人飞天事业新。航宇战友喜同聚,创业征程齐攻坚。科坛驰骋灿奇果,奋进迎来丰收讯。托起神舟惊寰宇,竞写华夏盖世篇。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立40周年之际,作为其中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曾经参与中心的创建、载人航天医学科学研究、"神舟"飞船的论证和研制等任务,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回想起这40年走过的漫长岁月,记忆犹新,感慨无限。没有虚度年华,更让人感到幸福万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谈一些陈年旧事,以示后人。让他们更好地前进。这也算是我们老一辈给中心的献礼吧。  相似文献   

7.
太空梦想,勇敢成长之开幕式现场2008第三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暨滕州市体验营是《航天员》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航天员体验营也是第一届冬令营。在开营仪式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中心副主任杨利伟、白延强、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人类心理、家庭、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与精神疾病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病。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正确地认识这一种现象,并建立起危机预防"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7):16-16
今年6月6日,是国家航天局挂牌十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接受了中国航天报记者的采访。10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频频亮相在世界高科技之巅,屡屡受誉于和平利用空间之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大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栾恩杰局长说,如今,空间技术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空间活动已不仅是振奋人心的科学成就,而且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扩展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并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1郾概述卫星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出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无法达到或难以实现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和人类自身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星应用已  相似文献   

11.
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人类心理、家庭、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与精神疾病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病.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正确地认识这一种现象,并建立起危机预防"安全网".  相似文献   

12.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从目前情况来看,Internet技术已经改变这个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增加,基于Internet发布地理数据,供全球用户查询、检索并提供GIS服务的网络GIS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在当代社会如何更好的借助互联网为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成为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和谐"作为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一种健康良好状态,既是人类一种美好愿景,也是人类的一种不懈追求。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4.
走入幕后     
《航天员》2008,(2):26-26
他们。他们是谁?有人说,不知道;有人说,他们是英雄背后的英雄,是陪衬红花的绿叶。可英雄哪有前后之名?那绿叶就定是陪衬红花?走进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看见了航天员背后更多的人,有医生,有教练,有产品研制人员,有各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3,(3):31-33
从1961年初人类首次乘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07,(4)
5月22日下午,出席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航天员参观了北京航天城。航天员一行参观了模拟器、离心机、卧床试验室,并详细了解了航天城的发展情况。参观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结束后全体航天员在中心合影留恋。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疆域的扩展,都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航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航天技术,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教育、交通、环境、资源等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航天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疆域的扩展,都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航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航天技术,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教育、交通、环境、资源等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航天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中国航天的发展概况中国的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19.
“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也为国人赢得了骄傲和自豪。但是,神六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揭幕之战,其背后的任务,更加艰巨。“如果说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竞争是一条汹涌的河流,那么中国的‘神舟’就是逆水行船,不进则退。这个时候任何理由的停滞、自满都将怠慢意志,贻误战机。”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的陈善广当然深谙此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并着重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中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Lefevere的操纵理论,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庞德的翻译加以初步分析.认为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通过将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其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从而认识到庞德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期待为重新认识与研究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