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大会主席团2.执行主席I司桂荣主持会议3.组委会主席、航空航天部 副部长王礼恒做报告4.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院士 杨嘉焊宣读论文空间活动经济效益国际讨论会现场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届国际空间科技讨论会(13th ISTS)于1982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日本东京都市中心举行。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钱骥为团长的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一行四人,参加了该讨论会。 在13th ISTS上共提出空间科技方面的论文及报告二百九十多篇。除国家空间计划在  相似文献   

3.
1993年1月16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中国航空航天报》社、《中国航天》和《国外空间动态》编辑部邀请我国部分著名航天专家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家评选出1992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1.’92国际空间年活动丰富多采。1992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空间年。世界各国围绕监视地球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和开展航天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丰富多采的活动。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国际宇航联、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航空宇航学会等  相似文献   

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82-82
2008年9月29日-10月3日,第59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梦想变为现实”。与会代表将超过2000人,将汇聚科学家、工程师、商业领导及学生,围绕航天相关的不同领域,共同讨论最新想法、近期活动及未来计划。讨论会内容涉及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日本众议员、经济计划厅厅长近藤铁雄在美、日开发利用空间讨论会(1985.12)上倡议,在21世纪初建立太平洋航天中心,作为国际合作和航天活动的基地。根据近藤铁雄的倡议,日本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的山中龙夫于1986年5月以“21世纪航天活动与太平洋航天港”为题,提出建立包括太平洋航天港、太平洋空间城市和太平洋航天大学在内的太平洋航天中心的设想。本文由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提供的文献所改写。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等十个学会首次联合发起并组织的1986年北京国际遥感学术讨论会(BISRS′86)  相似文献   

7.
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的部署,我国成立了以宋健国务委员为名誉主任的中国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元帅和宋健国务委员还应《航天》杂志之邀为国际空间年题了词(本刊予以转载)。受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委托,中国宇航学会将在1992年举办五项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人类外空活动计划中,外空资源探索、开发、开采和利用将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美国、欧空局等空间大国和国际组织已经从国家实践、空间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成为了身体力行的先驱。在现行国际空间法制度中,外层空间自然资源的权属状态仍然不明。2015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15外空资源探索与利用法》,为本国公民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法律保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协十大学会:自动化学会、地质学会、地理学会、电子学会、航空学会、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学会、宇航学会、空间学会、测绘学会等有关遥感专业委员会或分会发起主办的“北京国际遥感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协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定于198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1):58-58
据《中国航天报》2011年12月23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当日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国际空间法学术研讨会。40余位专家学者主要对“我国航天立法及重大航天活动涉及的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条约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法律秩序建设”三个专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说明     
欧洲空间局(ESA)于1977年10月3日至10月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诺德魏克主办召开了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荷兰、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等十三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会上宣读了下列8个专题方面的论文,共54篇:  相似文献   

12.
欧洲空间局(ESA)于1977年10月3日至10月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诺德魏克主办召开了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荷兰、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等十三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会上宣读了下列8个专题方面的论文,共54篇:  相似文献   

13.
应国际航天技术讨论会的邀请,航天工业部李绪鄂部长委托我作为他的代表,于1986年12月2日至5日参加了在法国波尔多市召开的国际航天技术讨论会(Symposiumat Technospace) 及国际航天工业与技术博览会(International Space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es Exhibition)。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年来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动态新闻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6):103-106
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空间政策研讨会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6.
刘洁 《中国航天》2005,(12):16-16
10月14日,国际空间大学董事会主席拉姆·哈迪姆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集团公司承办国际空间大学2007年暑期进修项目的筹备情况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学钏、副部长白燕强交换了意见。陈学钏部长向哈迪姆通报了集团公司筹备这次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据陈部长介绍,中国  相似文献   

17.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第39届大会将于1988年10月8日至15日在印度的班加罗尔(BANGALORE)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为空间与人类,(SPACE AND HUMANITY),大会将就下列专题举行讨论会;空间系统;空间站;对地观测;空间运输系统;空间能源及推进;材料和结构;航天动力学;微重力科学和加工;空间探索;卫星通信;空间和教育;第18届学生会议;生命科学;安全及营救;寻找外星人的研究;星际空间探索;空间操作的经济效应;宇航历史;国际空间规划和政策;空间科学及外层空间法,等等,大会要求所征论文须在1988年3月1日之前寄送500—1000字的英文摘要(或英文全文)。为此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一九八二年微波遥感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六日至五月八日在华中工学院举行。全国从事微波遥感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工厂,以及应用部门如海洋、地质、气象、邮电等40个单位7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芳允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了有关微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国际宇航联合会(简称IAF)第34届大会,会议的主题是:“空间国际合作”。主要活动是专题论文报告会,共有22个专题: 空间运输 空间站与空间平台 通讯卫星 地球观察 微重力科学和加工工艺 生命科学 空间探测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24(1):53-53
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将于2007年5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北京联合召开第十一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空间探索”。会议研讨议题(MainSessions):A.国际与国家空间计划B.国际学生会议与竞赛(研究生水平)C.技术分组(TechnicalS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