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12,(10):40-41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的“好奇”号火星车是一台令人敬畏的科研机器。现在,很多天文迷都知道这辆火星车装有用于轰击岩石的激光器以及17台令人吃惊的照相机。不过,还有一些秘密恐怕就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了。以下介绍的便是“好奇”号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刘少才 《飞碟探索》2009,(12):36-37
一艘葡萄牙籍商船“弗龙泰拉”号在大西洋的百幕大海域遇到狂风,7天来船就像一片树叶在浪峰间起浮.船员早已疲惫不堪,别说工作.就是躺在床上大脑也是一片空白。对这样的鬼天气大家想的不是听天由命.就是对船长怨声载道,因为百慕大水域本来就是谈海色变的魔鬼三角区.躲避还来不及呢,谁知这个年轻的船长却偏偏不信邪,敢在魔鬼区里航行赶船期,大家背后不仅咒骂他.有些人恨不得他突然得暴病死去或掉到海里喂鱼。  相似文献   

3.
波特 《太空探索》2012,(10):56-57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传回的火星地貌照片令人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里太像地球的一些荒漠地带了。如果人们从地表向地下再稍微深人一点儿,也许会再次涌起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火星也许具备一种地球上存在的东西——板块。  相似文献   

4.
历经8个半月,距离数百万千米的星际旅程,史上最大、最复杂的探测车“好奇”号终于登陆火星了。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重达1吨的大型探测车——“好奇”号,在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格林威治时间:凌晨5时31分)着陆在靠近火星赤道的宽盖尔撞击坑。在其他星球上登陆一直都不是个绝对成功的行动,尤其“好奇”号登陆过程的复杂程度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5.
齐郁 《飞碟探索》2012,(9):47-47
人类天性好奇,驱策我们想知道地球以外的世界是否还有些新鲜事物我们尚未探索。因此,当采集自月球表面的岩石首度随“阿波罗11”号航天员返航地球时,地质学家乐翻了,因为他们果然发现了特殊矿物:镁铁钛矿、三斜铁辉石和“宁静海石”(它其实应该叫做“硅钛锆铁矿”,  相似文献   

6.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网罟座     
《飞碟探索》2009,(12):59-59
因为嗣罟座的形状成一个小小的菱形。像颗钻石。所以原先叫“钻石座”。后来,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在南非开普敦观测南天星空时.在他的天文望远镜上使用了定位十字丝.提高了测定恒星位置的精确度。为了纪念这个新手段的应用.他就把这个星座改“网罟座”。所以“网罟”并不是渔网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太空探索》2012,(11):34-37
美国航宇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是一台令人敬畏的科研机器。它于美国太平洋时间8月5日已成功登陆火星,并发回火星表面图像。很多爱好者都知道这辆火星车装有用于轰击岩石的激光器以及众多令人吃惊的照相机。不过,还有一些秘密恐怕就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了。以下介绍的是"好奇"号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与参加火人节的狂热者相比,"好奇"号项目组的工程师似乎更喜欢烟火秀(爆破)。在进入火星大气层,降落和最终着陆过程中,"好奇"号共上演了76场烟火秀,帮助其顺利着陆。部分爆破严格进行控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点燃一盒火柴,其他爆破的威力相当于一个柱状炸药包。  相似文献   

9.
1.“和平”号个头有多大、多重 ?   “和平”号基础构件长约 33米,直径约 4米。也就是说,它的个头比一节火车车厢稍 大一点。“和平”号在轨道上的质量在 l30吨~ 140吨之间,这个吨位可以与一般的客机相 媲美,大约相当于波音 747“体重”的一半。   2“和平”号到底有什么作用 ?   “和平”号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人类在实现永久定居太空梦想过程中 所面临的挑战。宇航员们在“和平”号上长期驻留所积累的经验,为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提供 了重要参考。   3俄罗斯为什么要坠落“和平”号 ?   因为“和平”号已…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这就是:“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吗?”探讨UFO的人十有八九会说有,那么其他人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得界定一下生命这个字眼。 什么是生命?  相似文献   

11.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他的名著取了一个有出乎意料的不幸后果的名字“自私的基因”,许多读者真的把基因当成了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东西,甚至为此感到“绝望”。其实道金斯不过是用这个比喻说法表示一个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做出的推论:只有那些善于复制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才会保留下来,而“利他的”基因会很快被淘汰。但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许多利他的本能行为,其后果是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险甚至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战斗机使用的导弹种类繁、型号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导弹家族。如果给它分分类,不外乎对天、对空、对地三类,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战斗机的“三把利剑”。由于篇幅的关系,今天我们只是向这个导弹家旅匆匆一瞥,选出这个导弹家族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成员,让它们在读者面前亮亮像。 卫星受攻击,“杀手’’是导弹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和2018年,分别有媒体发出“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已飞出太阳系的报道。那么,它们是否真的飞出了太阳系?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日球层”这个概念。相信各位读者在童年时都曾经享受过吹气球所带来的快乐时光。当我们  相似文献   

14.
刘少才 《飞碟探索》2009,(11):58-58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神奇才丰富多彩。西欧之行,有两种酒让人满口留香,一个是德国的慕尼黑啤酒,另一个是法国的“人头马”白兰地。前者因每年都要举办世界级的啤酒节而名满天下,后者因为历史悠久和独特的酿造技术而深受世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1966年3月17日,苏联发射了“宇宙112”号返回式卫星。著名的英国凯特林中学业余卫星跟踪小组在跟踪中发现,这颗卫星不是从大家熟悉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通过分析,他们宣布苏联新建了一个秘密发射场,位置在北纬63度、东经41度。不久,美国侦察卫星证实了这个发现。很久以后,苏联才迫不得已承认有这个发射场,这就是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根据读者的要求,我们将从这一期开始连续介绍世界上主要的航天发射场和导弹靶场。  相似文献   

16.
布莱恩·克雷格说,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在电视中看到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当时就禁不住心生好奇:“这一切部是如何开始的?”在他的著作《宇宙大爆炸之前》中,这位英国科普作家探讨了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的各种旨在解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外星来客的传闻日见增多。很多科幻电影和电视都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很多人相信人类并不是孤单的,因为还有外星人存在。看到 UFO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种迹象,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无论如何瑞士的著名作家埃里希·冯·丹尼肯完全相信这一点。 在他的一本发行量将近 600万册的书中说,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有外星人来访。他将这个被称为“史前宇航”的论点,第一次和意大利的瓦卡蒙尼卡的壁画联系了起来,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在超过 10万幅的壁画中,有两幅就展现了“史前宇航”的情景,从而也就支持…  相似文献   

18.
季文 《飞碟探索》2005,(2):26-28
其他的星球是否有和我们一样有智慧、有文明的生物存在?科学家一直这样期待着。于是,在1972年,人类第一次向“外星人’’发出讯息。那年的3月2日,“先锋10”号发射前往太空探测木星,科学家顺便携带了一封给外太空的信。这是因为经过对木星的探测以后,“先锋10”号仍将继续太阳系以外的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9.
任秋凌 《飞碟探索》2013,(11):45-45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款名为“TextureCam”的智能照相机,不仅能够给外星球上的岩石拍照,还能对照片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机器人身上,美国航空航天局有望安装TextureCam,使其扮演大脑的角色,让机器人具备自行做出决定的能力。“好奇”号火星车虽然得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现,但这辆火星车在设计上并没有完全达到让科学家满意的程度,它是一辆没有“大脑”的火星车。在每个火星日的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需要向“好奇”号传输工作议程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04年中国UFO目击事件,这个词就是“错判”。因为就全年情况来看,许多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最后都由有关专家判断为已知飞行物。即使是兰州上空出现的球状UFO.有关学者也有很大的把握,认定它为陨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