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98年10月2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图为升空瞬间。航天员走下航天飞机与前来迎接的官员握手,图中正走下舷梯者为航天史上最年长的航天员约翰·格伦。77岁的美国航天员约翰·格伦(后)和日本女航天员向井...  相似文献   

2.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纪念章正面:(APPROACH TOMOON)登月演练(STAFFORD-CERNAN—YOUNG)托马斯·斯坦福、约翰·杨、尤金·塞尔南。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工业部长约翰·曼利于1994年6月3日宣布,加拿大将实施10年空间计划,以强化其国内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和空间科学项目。到2005年,加拿大将有4颗新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加拿大航天员将至少参加5次航天飞机飞行,加拿大的机器人将在空间站安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项10年空间计划的经费总额为27.6亿加元(按1加元等于0.73美元计算,合20.1亿美元,下同),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空间计划带来的经济收益。为了在规定的经费限额内实现这项目标,加拿大将适当减少其对国际空间站的参与程度,并鼓励加拿大的航天公司在…  相似文献   

5.
赵楠 《飞碟探索》2006,(9):32-33
“我觉得这东西对我们都很感兴趣……它看上去很伤心……在太空中没有爱,但是地球上却有关爱。”艾瑞尔学校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城外,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在那里我和约翰·迈克一起听了埃尔莎(化名)和她的同学们讲述他们1994年9月16日奇遇UFO的经历:共有60个6岁~12岁的孩子说,见到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和几个小型宇宙飞船在操场旁边茂密的灌木丛上空盘旋并着陆。两天内,我们采访了12名孩子,他们都详细连贯地讲述了相同的奇遇。除了宇宙飞船,他们还看到了其他两个不明物体,其中一个紧贴在宇宙飞船的上部,另一个则在草地上来回飞行。据…  相似文献   

6.
《国际太空》1997,(8):26-27
著名的空间政策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洛格斯顿(JohnM.Logsdon),最近在日本和欧洲就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计划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为期几周的考察。之后,他在5月26日~6月1日的《空间新闻》周刊上著文,阐述美国依旧在空间保持领先地位的缘由。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与其他空间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级空间计划还是商业性空间活动,美国均处于良好的势态。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第一,美国为使其空间计划在冷战后的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在主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1871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名叫约翰.马丁的农民在丹尼森附近耕种,偶然抬头,看见天空中有一碟子状的圆形物体在缓慢飞行。次日,《丹尼森每日新闻》等报刊的报道中出现了“飞碟”一词。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黑子画的诞生(1128年)1128年,一位名为约翰的英国学者观察太阳黑子,并绘制了一幅太阳黑子画,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太阳黑子画。在约翰观察后的第五天,一位韩国天文学家阐述了北极光是因为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同时还叙述了北极光带来的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9.
研究粒径对栽培基质容重、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以便为空间植物培养提供栽培基质。采用4种基质,即Profile基质(P)、黑陶粒(B)、白陶粒(W)和蛭石(V),各基质按照不同粒径(< 1 mm,1~2 mm,2~3 mm)组成设置了10种组合(体积百分比),研究测试不同粒径组合基质的基本理化特性、容重、孔性和水吸力。P和B基质的容重约0.70 g·cm–3。P基质含有较多矿质养分离子;增加小粒径基质颗粒占比,不同组合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显著增加,但通气孔隙度下降;在10种不同基质组合中,P7(40-60-0)、B8(10-70-20)和W4(10-60-30)分别具有最高的总孔隙度,P8(10-70-20),B1(20-50-30)和W8(10-70-20)具有最高的气水比,P3(50-50-0),B3(50-50-0)和W3(50-50-0)具有最高吸附水量;4种基质的平均总孔隙度和吸水量大小顺序为V>P>B>W。因此,P3(50-50-0)基质和B7(40-60-0)基质具有适中的容重、良好的孔性和较高的水吸力,适用于空间植物栽培。   相似文献   

10.
美国约翰荷健斯医学院的科学家,用外科手术把174个电极放进病人的脑部,然后测量病人需要用多少时间来思想。神经学家赫志医生发现,被测试的病人,需要250毫秒~300毫秒来开始明白一件物体的图画,然后再用250毫秒~400毫秒来完全理解这一物体。如果这件...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09,(11):F0002-F0002
故事二:外星人绑架 故事:数以百计的人们声称自己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他们被强奸.或被强迫进行实验和移植,以及其他的身体侵犯。一些著名的研究者,包括哈佛的约翰&#183;马克都支持这种言论.并写下了一些关于这些受害者的书。  相似文献   

12.
雨丝 《太空探索》2014,(8):56-56
近日,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发布屏蔽拒止防御系统(BlockADE)项目信息征询书(RFI),该项目旨在研发新型屏蔽拒止系统(BlockADE),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膨胀为大型结构(如网、墙、阻断物、栅栏等),可在一定距离之外留出空间或形成一个难以接近的安全区域,其潜在应用价值十分可观,如缓冲武器弹药的攻击或为灾民提供临时建筑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人机(UAV)编队的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CMTAP),考虑双机协同探测、双机协同攻击的情况,结合时间约束、时序约束、时间间隔约束、载机弹药约束、任务能力约束等约束条件,扩展了协同多任务分配模型;将差分进化(DE)算法、郭涛(GT)算法、离散粒子群优化(DPSO)算法、模拟退火(SA)算法进行融合,提出了DE-DPSO-GT-SA算法,用以求解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通过与多种算法进行比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防部授予洛克希德‘马丁航天系统公司三叉戟-2(D5)弹道导弹合同,内容包括确定的已部署系统支持(DSS)和未确定的三叉戟-2(D5)生产。确定的合同项,即DSS的合同金额约4.3亿美元;未确定的合同项,即三叉戟-2(D5)生产的合同金额不超过7.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1996年2月23日,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正式宣布将对国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未来国家防卫的要求。这项改革是全面性的重大工程,将触及国防的各个方面。从战略改革如将战略调整为核恐吓(Dissuasion nucleaire)、保护(Protection)、预防(Prevention)及投掷(Porjectione),战略执行能力的建构,到国防工业的革新等均被包括在国防改革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小光 《国际太空》2005,(5):26-26,F0003
“道恩”(Dawn)探测器(见封三)耗资3.7亿美元,计划于2006年7月从佛罗里达州发射,飞向2颗分离的小行星——灶神星(Vesta)和谷神星(Ceres)。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声级为85dB(A)噪声环境下悬吊(HDT-30°)10昼夜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呈升高趋势,表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单纯85dB(A)噪声组除多巴胺及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外上述指标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但没有复台因素组明显.本文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航天员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分子生物学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看法,那就是关于“线粒体夏娃”的故事。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有相同的遗传密码,都是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嘌呤(T)4个碱基两两配对(A与T、G与C,称为“碱基对”)组成的DNA双...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验后估计理论的全球电离层预报方法,基于中国科学院电离层分析中心(CAS)提供的快速全球电离层地图(GIM),实现了1天、2天和5天GIM的预报。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最终GIM、Jason测高卫星提供的电离层观测信息及全球GNSS基准站实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为基准,评估了2008-2017年CAS电离层预报GIM在全球大陆及海洋区域的精度,并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欧洲空间局(ESA)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的预报GIM进行对比。在评估时段内,与IGS-GIM相比,CAS预报GIM精度为2.4~3.1 TECU;与测高卫星TEC相比,CAS预报GIM的精度为5.1~6.6 TECU;与全球基准站实测TEC相比,CAS预报GIM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优于80%。总体来看,CAS预报GIM与CODE预报GIM精度相当,显著优于ESA和UPC预报GIM。   相似文献   

20.
据每日防务网站10月25日报道,美国空军在10月初宣布其新型在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卫星已准备就绪。该卫星名为GPS IIR-15(M),是目前在轨的GPS IIR卫星的二次改进型,之前一次改进的卫星名为GPS IIR-14(M),它从去年开始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