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与信息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5):47-48
中航一集团304所14项产品标准正式登记备案 2004年9月24日,中航一集团304所下列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①铂铑10-热电偶丝及分度表;②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分度表;③铂铑13-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④铠装热电偶;⑤工业热电偶技术条件;⑥镍铬-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⑦电阻温度计用  相似文献   

2.
铂铑—铂热电偶的焊接是热工计量检定部门和热工仪表使用单位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尽管热电偶工作端的焊接方法较多,但考虑到设备的成本、焊接操作是否简单易行等因素,在工厂和实验室条件下,以采用交直流电弧焊接法和盐水电弧焊接法居多。 一、直流电弧焊接法 我厂以前主要采用直流电弧焊接法,将头部磨成锥形的碳棒接于负极,热电偶的电极接于正极,调定电压后,使碳棒与电极端部瞬间接触起弧,待工作端熔成球状后再迅速分开。这种焊接方法的缺点是: 1.不易一次成功,工艺难于掌握,球头的大小、表面状况、与两电极的对称程度如有不当,就必须剪去重新焊接。一支热电偶往往需焊多次才能成功,如果以焊制一支热电偶平均剪去1cm长度计,就要损失10多元。再者,因为热电偶的高温陶瓷保护套管长度已固定,热电偶经多次焊接后,长度已不再适应于原来的保护套管,尽管该热电偶误差仍在合格范围内,也无法再继续使用下去,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对于热电偶检定必须严格按规程要求,保证各项仪器设备的技术条件。例如;检定炉、冰点恒温器、电测仪器等。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工厂对检定炉轴向温场的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工厂长达四、五年,直到进行计量认证考核时才考虑测试。这样得出的检定结果·实际是一个无效的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检热电偶合格与否。因而,也就无法保证检定质量。冰点恒温器控温精度不够,导致资金属热电偶检定中引入较大误差。1检定炉引起的检定质量问题热电偶所用的检定炉,规程上有明确规定。“用于检定的铂铑10-铂热电偶的检定炉,最高温区不能…  相似文献   

4.
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保合 《推进技术》1992,13(1):63-67
一种新型的薄膜温度传感器,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作在涡轮叶片表面,两者构成一体,可以真实反应表面温度。传感器的质量小、响应快,对叶片内部换热和表面燃气流无干扰。 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为铂姥_(10)-铂热电偶,测温上限可达1000℃,测量精度为±3%。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高温测量系统,其基于Planck辐射原理和光纤测温技术.测量系统由高温光纤传感器、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该系统采用标准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在卧式炉中实现了标定,该测量系统可以在600℃至1600℃温度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三①四所接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正式通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为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实验室被认可的检验领域为长度、热学、力学、电学校准。批准认可的范围包括卡尺、量块、动态压力传感器、动态信号分析仪、材料试验机、压力变送器、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惯导加速度计、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等64个项目。”通知还说:“实验室被认可委员会认可,说明该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体系符会认可委员会CCIBLACOOI文件和CCIBLACOO3文件(等…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onAssessmentofUncertaintiesofCalibrationofTemperatureMeasurementApparatusattheNIST(2)HeZongqin3NIST热电偶校准不确定度的评估介绍这篇报告介绍了NIST热电偶校准不确定度并按新近采用的NIST标准不确定度表示方法表达,还叙述了ITS-90温标的采用使得数据分析技术发生的变化,它也影响了不确定度的评估。引言热电偶校准实验室的基本工作是用定点法或比较法对热电偶进行校准。这个报告是对NIST特别出版物:SP25O—35(热电偶和热电偶材料的校准)的一个补充,它使用了NIST的不确定度的表述语言对这类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热电偶测量切削平均温度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虚拟仪器。该仪器具有显示温度波形曲线、热电偶标定、确定切削温度指数公式、判定切削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准确性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的工作情况,对两型舰船的热电阻测温系统和热电偶测温系统进行了试验。分别在机舱环境内和实验室环境内对相同的测温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电阻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准确地监测温度;热电偶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大,测量结果在高温段产生了失真,本文分析了热电偶测温系统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易磊  刘丽 《航空计测技术》2013,(1):53-54,56
参加能力验证是评价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开展外部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本文就参加同轴小功率校准能力验证活动的情况,总结了几点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300℃以上热电偶量传体系存在不确定度过大、计量能力不满足要求等问题,分析了高温共晶点和实用型固定点温度复现、纯金属热电偶温度测量和1500℃以上高温热电偶校准等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固定点温度复现方法的新的量值传递体系设想,可大大减小热电偶量值传递的不确定度,使各级计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分布更为合理,能保证热电偶量值的逐级量传,满足科研生产对热电偶的溯源要求。  相似文献   

12.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3):24-24
我国目前有1 .5万家各类实验室,它们为政府、司法部门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实验室认可是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类型检测、测量和校准技术能力的一种方式,它还为有能力的实验室提供了社会的承认,从而为客户识别、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可靠的检测、测量、校准服务提供了简便的方式。许多实验室由于孤立于其同行运作,很少接受独立的技术评价作为其运作的测量方法。实验室认可通过允许实验室确定其是否正确地、并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工作,为实验室提供保持能力的基准;实验室认可还可以使实验室得到国际承认,继而抢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评审组,于1998年5月6日至8日对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6001计量器具认可实验室(三0四研究所)进行了现场复查评审。评审组依据CCIBLAC003-96(等同ISO导则25),对三0四所实验室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组织管理、人员、测量溯源性、测试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审查,认为该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符合性及运行情况良好,并给予较高评价。评审组以现场抽检方式,对量块、角度、游标量具、热电偶、湿度、压力、振动、数字电压表等8个专业进行部分测试与校准,…  相似文献   

14.
《洪都科技》2011,(2):46-49
热电偶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各种领域,但是在航空机载测试中热电偶温度测量有其更复杂的特殊性,如存在热电偶信号微弱易受干扰、温度电压呈非线性关系、需要参考接合点补偿、热电偶接地等诸多问题.本文叙述了热电偶温度测量时的优点、缺点、难点及特点,介绍一种对某型飞机发动机多点热电偶温度测量和信号调理的方案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5.
热电偶检定/校准的范围广,分度号及品种多,对原有装置的改造可以实现扩展检定/校准范围,避免因共用一台检定炉造成对标准热电偶及贵金属热电偶的污染,满足各种分度号及短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了燃烧室出口测温热电偶接点的换热模型 ,发展了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修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热电偶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热电偶接点大小、偶丝的粗细以及偶丝的长度等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和导热误差具有显著影响 ,设计热电偶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选取。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了燃烧室出口测温热电偶接点的换热模型,发展了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修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电偶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电偶接点大小、偶丝的粗细以及偶丝的长度等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和导热误差具有显著影响,设计热电偶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选取.  相似文献   

18.
杨兆欣  曾星  张文清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2):2514-2520
针对热电偶动态特性的评估问题,实现热电偶测试性能评估与气体介质条件的匹配,开展了气体介质条件下热电偶动态特性研究。通过对传统激波管的结构和功能改造,设计了动态气体温度校准装置,开展了动态温度校准标准信号溯源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热电偶动态数学模型,实现了热电偶动态特性的定量描述和试验验证。动态校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激波管改造的动态气体温度校准装置可以产生频域覆盖范围宽、阶跃幅值稳定的标准温度信号,基本可以覆盖常规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需求;所采用的动态建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热电偶动态模型的阶次和参数。经实验验证,建立的热电偶动态数学模型响应与实际响应信号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6 7,基本可以满足热电偶动态特性评估的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进行某一环形燃烧室扇形形试验件的试验研究时,用热电偶测量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一般来说,热电偶不能获得与热燃气同样的温度,这是因为热电偶和周围环境有着辐射能量的交换。通常是热电偶节点向冷的壁面辐射能量。在稳态时,燃气通过对流传热向热电偶节点提供能量来平衡这一损失。这就是说,热电偶节点测得的温度较燃气的真实温度要低,这一温差就是由辐射热损失造成的。下面介绍对此热辐射损失进行修正的一个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了燃烧室出口测温热电偶接点的换热模型,发展了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修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电偶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电偶接点大小,偶丝的粗烟以及偶丝的长度等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和导热误差具有显影响,设计热电偶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