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复合位移度     
一、复合位移度的定义 复合位移度是指一个形体的位置同时受两项位移度控制。 二、复合位移度的公差带 复合位移度多用于复杂孔板,一项位移度为控制孔组的位置,基准一般应满足三基面原理的要求,所以公差带的位置是完全确定的;  相似文献   

2.
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能否广泛采用位移度标注,关键在于解决计量问题。《航空标准化》今年第1期刊登了余道良同志的文章,提出用图解法确定位移度误差,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指定了基准的情况,这种方法是完全适用的。但对未指定基准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因为按孔的实际位置“找正”所建立的测量基准与孔组的理想位置是很难重合的,或者说,测量基准的选取不符  相似文献   

3.
《航空标准化》1977年第6期刊登了连成举、李凤兰同志的文章《用坐标法和图解法检定位移度误差》,对用图解法确定位移度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对未指定基准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因为按孔的实际位置‘找正’所建立的测量基准与孔组的理想位置是很难重合的,或者说,测量基准的选取不符合最小条件,所以往往测得偏大的误差值”。为了求得符合最小条件的误差值,文章提出了一个加旋转的图解法。观就以上问题谈  相似文献   

4.
在位移度与尺寸公差的混合标注中,无基准标注的位移度误差的处理方法,要比有基准的复杂得多。当孔数较少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而当孔数较多或多孔组的情况下,就难以准确地确定其误差值。 本文企图用“图解计算法”来确定多孔组无基准标注的位移度误差。这种方法是在测量中按两孔找正,测量后再利用简易的图解计算进行二次找正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于位移度的测量,《航空标准化》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有关文章,使我们很受启发。比如:对侧边有基准的成组要素位移度测量,我们已经用于生产中。但是,文章中所介绍的对孔组以自身理想图形为基准时的位移度测量方法,都比较麻烦。不但难以掌握,而且很费工时。所以我们参照《航空标准化》上的有关文章,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种简易测量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内孔键槽对称度的测量,基准轴线中心的模拟比较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快速测量内孔键槽对称度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调整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曲面壁板自动制孔的高垂直度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多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法向测量方法。首先,在刀具坐标系下,利用标定基准板及激光跟踪仪对各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空间位置坐标信息进行标定;其次,将标定结果与激光位移传感器实际测量的距离值相结合,求解制孔部位周边激光点坐标;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制孔部位法向量。该测量方法不以测量设备的位姿为前提,且对安装精度也无较高要求,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适用于工程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孔(轴)的轴心线为基准的周向均布孔位置度误差的标注和检测方法,一般说来有如图1的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1978年第5期《航空标准化》刊登了余道良同志的文章《按孔组找正与位移度的图解计算》(以下简称“孔组找正法”),对我们在本刊1977年第6期发表的《用坐标法和图解法检定位移度误差》(以下简称“两孔找正法”)一文中用两孔找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于存在的分歧意见展开讨论,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有益的。 本文就“两孔找正法”与“孔组找正法”作一比较,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我厂生产的电机,其筒形外罩的圆周上均布着各式通风孔,有百叶窗式的、椭圆孔式的、或其他形状的(见图1)。过去,圆周通风孔的冲制多采用手工分度的冲孔模,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能否利用冲床的往返运动来完成自动分度呢了为此,从一九六五年起我们着手设计这种圆周冲孔自动分度模具,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实践、摸索,现已基本掌握了自动分度原理和模具设计中的有关计算问题。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自动分度模具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1.
在形位公差国家标准中,由于没有位移度的数值标准,使得图样上的公差值给定有些混乱。为此,我们针对机械设计中应用较多的结构——紧固件连接,提出连接孔的位移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GB1183-75规定位置误差是指“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理想位置由基准的理想形状的位置来确定,测量时,确定基准的理想形状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建立三基面体系的目的在于排除基准表面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使设计、工艺和检验有一个共同的唯一肯定的基准,以它为出发点,去确定理想形状位置和测量位移度误差。使它能保证重复测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机匣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排除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从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同轴度检测原理入手,研究机匣同轴度的检测机理,针对机匣同轴度不合格故障提出调整与解决措施。制定出选配偏心环、机匣安装边位移铰孔及车削机匣安装边等多种故障修复方法,通过机匣位移铰孔、调整选配偏心环、增设自动化电动测具等改进措施,达到提高机匣同轴度测量精度,保证发动机装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净成形的叶片在自适应精加工中余量不均这一问题,提出了考虑叶型截面线轮廓度公差约束的余量优化方法。在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配准的条件下,改变工件做刚性位移的余量优化思路,建立一种新的叶身优化模型,避免优化后叶片检测处的截面线超出轮廓度公差,提升叶片余量优化阶段寻找到目标加工曲面的能力。最后以某压气机叶片为例进行验证,此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叶身加工余量,还能同时满足型面检测处的轮廓度公差,为近净成形的叶片在自适应加工中提供一种新的余量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基准和三基面体系的概念用于位移度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但能否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位置公差项目,特别是方向公差,大家的认识就不太一致了。为此,本文试举几例,作些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位移度是GB1183-75中十三项形位公差之一.在位移度这项指标中引用了不少新的概念,涉及问题比较多.本文只对位移度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等有关问题做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位移度标注中,对于孔组内各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而孔组的定位精度要求并不高的零件,常常采用尺寸公差和位移度混合标注。这种注法的工艺经济性较好,但对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的检验计量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刊对此作过一些很有启发的讨论,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涡轮叶片研制生产中定位转化繁复、误差累积明显、制孔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球形定位技术方案.球形定位解决了工装与气膜孔相互干涉、叶片制孔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叶片试制加工和生产验证,球形定位技术减少了基准转换,利于工装设计,制孔效率提升,可以应用于叶片工程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图1为一“T”形钢制零件加工工序图。该工序为在内圆磨床上加工。按图1的技术条件要求,该工序加工的内孔Φ7_0~(+0.015)“对图中标明的基准A_1和B_1同轴度不大于0.01,而加工的端面对基准A_1和B_1的垂直度不大于0.005。由于基准A_1定位面很短,基准B_1表面不完整,不能用如塑料夹具等一类高精度夹具定心夹紧。这是因为图中所示的“A_1”  相似文献   

20.
《航空标准化》一九七六年第三期第71页例2(图9)中叙述到“……如果小孔和凸缘的实际直径都偏离最大实体尺寸,那末小孔对基准凸缘的位移度公差可以增大0.35mm(0.3+0.05)之半”。 其中“可以”二字系“可能”之误。该段文字不够详细、明确,引起一些同志的费解。现对此例中基准凸缘的补偿值如何计算应用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