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医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医学是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特种医学学科、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从学科创建至今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但航天医学发展的历史却可追溯到50年代末,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为航天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获圆满成功,首飞航天员也已安全、健康地重返地球,航天医学专家们与航天员一同经受住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考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航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90年代载人航天的新动向;详细阐述了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切实把握住载人航天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1载人航天主要发展历程时至今日,世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过去了50多年。1961年4月12日是载人航天新时代的里程碑,从加加林首次108min的航天飞行,到"国际空间站"十几年不间断的载人飞行,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50多年不平凡的飞速发展之路。为了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广大科技人员和航天企业机构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1957-1961年进行了自动飞行器的发射,目的是对地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宇宙空间方面,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停止挺进太空的脚步。至今这些奋斗终于结出了硕果。无人驾驶飞船已经升空。21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不是梦。 其实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早在50年代末,我国科技工作者就已悄悄地上路,开始载人航天的科技研究。 生物空间试验, 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序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成功发射探空火箭后,为了发展宇宙生物学  相似文献   

5.
张蕊 《国际太空》2016,(4):62-68
1 美国商业载人航天政策及管理模式 美国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奠定商业载人航天运输的基础,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商业航天法规政策,明确了商业航天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定专门机构对商业航天活动进行管理,使得商业航天能够安全、有效地服务国家各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欧洲调整载人航天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澈 《国际太空》2000,(11):11-13
□□ 4 0年来 ,世界载人航天共经历了 5个阶段。第 1个阶段是 50年代的准备阶段 ,第2个阶段是 60年代的以发展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起步阶段 ,第 3个阶段是 70年代发展试验型空间站阶段 ,第 4个阶段是80年代发展航天飞机阶段 ,第 5个阶段是90年代发展和应用大型空间站阶段。在这 5个阶段中以美苏互相竞赛式的发展为主。欧空局也曾根据其“增强欧洲技术、工业能力 ,掌握所有航天应用技术 ,到 2 1世纪初与其他空间大国保持同等水平”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在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哥伦布空间站、“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 …  相似文献   

7.
哉仁 《国际太空》2006,(9):21-26
载人航天是当今高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并曾做出过一个名叫"曙光"2舱式飞船的全尺寸飞船模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所以中止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是当今高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可载人航天的研究,并曾做出过  相似文献   

9.
栾海 《国际太空》2001,(7):21-22
自 196 1年 4月 12日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 ,苏联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事业已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与此同时 ,俄航天专家现也清醒地认识到 ,载人航天不应成为俄全部的航天事业。面向未来 ,从实际出发 ,俄罗斯拟调整航天发展方向俄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认为 ,在过去和现在 ,俄罗斯对载人航天事业投入过高。目前 ,俄对载人航天的投入已超过其整个航天预算的 5 0 % ,而美国和欧洲航天机构在上述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分别约为30 %和 2 0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俄航天经费锐减 ,但即便是这样 ,俄仍通过与美国共同开发和平号空间站筹措…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带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在载人航天上寻求新的发展,美国、俄罗斯两大航天国家,以及欧洲、日本、印度等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载人航天计划。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了整个航天发展的进程。随着载人航天的深入发展及登月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空间站的建立与发展是载人航天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类将以此开展星际飞行,探索月球、火星、小行星及太阳系其他星体。
  迄今为止,世界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制定出了载人星际考察计划,其中有俄罗斯载人飞行计划、美国航天计划、欧洲航天局(ESA)的“奥夫罗拉”(Abpopa)计划,其中俄罗斯能源公司用于月球、火星及小行星飞行的运载器发展设想,还包括火星及月球飞行医学保障构想等。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4,(10):14-15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经众多专家研究论证.并得到国家批准,开始实施的。它的发展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轨道上进行,只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时进行过几次载人登月.21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除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活动之外,还将登上月球、火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工程实施20多年来,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航天员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9,(11):32-34
88.因为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未来载人航天将如何发展? 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技术,太空行走是随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了解太空行走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要了解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发展过程,并对专家系统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和介绍,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经历了60年代简单的状态监测(水星号),70年代的基于算法的诊断(阿波罗),一直到80年代的基于知识的智能诊断(航天飞机),三个阶段,还介绍了NASA为其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透平泵和空间站电源系统开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对航天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了航天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1961年至今,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 60年的历程。从加加林首次飞天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从航天飞机巡游太空到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从多国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到载人登月计划的提出,载人航天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能力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1发展历程美苏"太空竞赛",苏联取得首轮胜利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航天是印度不多的亮点之一。经历了过去多年的厚积薄发,如今印度航天在火箭和卫星领域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印度也在谋划载人航天和新一代火箭,甚至设想远期的载人登月任务。大小火箭形成系列2017年的印度航天在运载火箭领域连续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功,虽然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对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线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热喷涂增材技术、月壤增材制造技术等用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在轨制造飞行器替换件、制造大型桁架等难以在地面制造或发射的部件、制造飞行器复杂部件等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提出未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增材制造中应发展适合载人航天工程的材料体系,应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增材制造技术,同时未来还应发展相关工艺。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全面评审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并依据评审结果确定了美国21世纪载人航天新战略,给出了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