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机载情况下,多普勒展宽的时变杂波可以由相控阵雷达中的空间-时间处理器得到最佳的抑制。然而对于大型阵列的实时应用却很困难,这是由于这种空间-时间最优处理要求很高的计算量(大约为每次迭代O{(NM)^2},其中N为阵元数,M为时间采样数)。在本文中,首先通过杂波子空间分析证明了杂波自由度小于N+M,且单个多勒滤波器输出的杂波自由度很小,从而可以用一个仅有N+M个自由度的低阶处理器来实现最佳的杂波抑制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14,(7):5-5
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户克。贝彻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条狭窄的虫洞能够持续敞开足够长的时间,人们或许就可以通过光脉冲的方式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贝彻教授的计算显示,虫洞的最长开启时间差不多正好允许一个光子从中穿过。由于虫洞的另一端会通往时间上的另一个点,因此,假如贝彻教授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就可能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家经常把我们所在的宇宙描述成四维的时空,包括空间的三维和时间的一维。可是,只要引力允许或者不存在什么固体障碍,我们便能自由地穿越空间,对方向的选择可以说是随心所欲;但时间总在催促我们向前,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得朝着预定的那个方向——未来——前进。时间之箭的方向,携带着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再走向未来。怎样才能把这个箭头调转,让它指向过去?  相似文献   

4.
大爆炸之前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模样?若你问宇宙学家,他们通常会搪塞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便对此反问道:“北极之北是什么地方?”故按现代宇宙学的主流思想,大爆炸意味着宇宙的真正开始,空间和时间由此而出现,决不存在“之前”这样的问题。但这可能并非真实,就有一位物理学家敢于挑战这个问题。若他说的正确,那么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已经历了一个不可想象的久长时期。欧洲核子研究所的G.范纳奇奴说:“大爆炸远不是时间的开始,它仅是宇宙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范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对“大爆炸之前”…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曾经被认为亘古不变的认知被一个个推翻。现在。轮到了时间和空间。理论物理学家说,它们并非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而来自更深层次的“无”中。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10—14日,第五届中外空间科学/太空科学讨论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台湾、美国、大陆的近百名空间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讨论会.本届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航天局、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马俊如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张厚英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京生教授、范章云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刘兆汉校长,中国科学院刘振兴院士、北京大学萧佐教授等空间科学界知…  相似文献   

7.
对大多数人来说,“陆地动物饲养器”一词带给人的画面是:一个装满各种植物、各色岩石和土壤的鱼缸。或者是个小池塘。里面养了几只蝾螈。无论怎样联想,你都不会想到一个被挖空的巨大的小行星。作为非洲大草原的微型复制品,跌跌撞撞地行驶在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物体在扰乱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对一般人来说,“扰乱”一词的意思是“破坏人的心理安宁”,而对研究行星复杂运动的天文学家来说,这个词有着一个科学上的含义,简而言之,当一个行星或空间的一个物体下能够走一条确定的路线,那么,它就被“扰乱”了.在这个意义上,外层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就被扰乱了.与其说夭王星和海王星有一条环绕太阳运行的平稳轨道,倒不如说它们有自己的摄动轨道.许  相似文献   

9.
在意大利第五届空间代表大会上,航空公司的卡洛菲宣称,已有4家用户期望利用预计于1991年随航天飞机一起飞行的空间住人实验室(Space hab)。这是1988年4月意大利同美国航宇局达成的协议,即空间住人实验室搭载在航天飞机小加压舱内同机飞行6次。它是由美国空间载人公司同意大利航空公司合作进行的。预计第一次飞行时间是  相似文献   

10.
白木  周洁 《飞碟探索》2002,(6):43-44
在大爆炸中诞生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正是大爆炸产生了包括时间、空间和物质在内的所有一切.  相似文献   

11.
对于整个UFO学领域来说,证据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反对UFO学说的人都在问“证据在哪里”.而UFO学家则不断试图将自己变为物理学家然后再给出证据。但下面的事实再清楚不过: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1.1 为什么要航天□□同人类开发大陆、海洋和大气层一样,人类进行空间探索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是地球生命进化的重要一步。航天飞行是探索和利用空间的手段,这是人类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也是渴望了解未知事物的自然延伸。在探索和利用空间过程中,人类作为整体及个体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了空间和时间的特征,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远景,使人类能更全面地定义人类在世界中的作用。只要宇宙中存在其他智能形式,那怕他具有最渺茫的可能性,若不去探索关于这类生命形式的信息而等待他们来拜访我们,这对人类来说不是明智…  相似文献   

13.
一般都认为,月球是一个寒冷、死寂的空间。可是。最近科学家发现了过去10亿年间月球火山活动的证据。他们认为,未来几十年间。月球还会有火山活动。而这个时间点,不会超过一个人的寿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马克·罗宾森指出。尽管大家认为在很久以前月球就变得寒冷,但它依然不时在发出内热,所以,月球比我们想的要温暖一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对串并混联空间机械臂的研究较少;而且大多在舍弃冗余自由度的情况下进行轨迹规划.针对7自由度串并混联空间机械臂,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解、并且充分放开全部7个自由度的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该规划算法既扩大了串并混联空间机械臂的规划可达空间,又保证了规划的实时性,同时还保留了结构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空间抓捕用臂的优势.通过仿真和地面空间操作抓捕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术动态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今年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20周年,届时将举办隆重的纪念及庆祝活动.时间定于10月,地点为北京,规模150-200人.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由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在山东曲阜召开,涉及内容有:空间物理各分支学科的科研成果,空间物理发展动向,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我国空间物理的措施和发展方向的建议,有关空间探测方案、仪器设计、探测方法和原理的概念研究.空间探测第十三次学术会议由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地表环境下对多节双八面体变几何桁架空间机械臂进行空间环境模拟研究,需要把机械臂悬吊起来进行重力补偿.根据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和张力吊挂原理,设计了悬吊系统二自由度控制器.该控制器其中一个自由度由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得出前馈控制信号,另一个自由度根据张力的偏移信号,采用PI控制得出反馈控制信号,结合两个自由度的信号对吊索长度进行收放控制,从而使吊索保持恒定张力.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快速、稳定、可靠地控制机械臂吊索张力,既能补偿前馈控制无法消除的结构误差,又能解决反馈控制响应过慢的问题,控制性能远远优于单自由度控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和众议院在审议航宇局1979财政年度预算时,一致同意在1979财年拨款四百万美元用于生产航天飞机第五架轨道器。并批准增拨七百万美元用于载人空间飞行的先进计划费。关于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时间,航宇局长弗罗施说:1979年3月首次发射航天飞机曾是航宇局的一个内部目标,而正式的首次发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天文学家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宇宙膨胀率(即宇宙的膨胀速度。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就认识到,他的学说将会得出一个震撼人心的预言——宇宙在膨胀。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宇宙一直是那样的,它不会随时间改变)做了最精确的测量,与首次计算间隔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构型新颖、生命力强、便于运输和储藏的空间可展开结构,使其满足所处环境的时间、空间等苛刻条件,适应特殊任务的实际需求,亟需开展空间可展开结构的自由度及折展性能分析。由于现有可展结构多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基于群论方法,从对称学角度解析结构可动的本质,提出判别对称体系可动性的充分条件。根据几何约束性质,运用矩阵理论和变分原理,推导了可展结构中典型构成单元的位移协调矩阵。利用对称子空间,推导了机构位移模态、自应力模态的对称表示,并以闭合环形可展开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结构自由度分析。研究工作有助于新型空间可展开结构的研发与设计,为可展结构及其衍生结构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家好,我是斯蒂芬·霍金,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梦想家,尽管身体不能活动,只能通过电脑与大家交流,但在内心中我是自由的,自由地探索宇宙,思考以下重大问题:时间旅行是否可行?能否打开一个回到过去的通道,或找到通向未来的捷径?我们最终能否利用自然规律成为掌控时间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