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简讯     
日本研制激光感测器日本三菱电气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自由飞行器上用的激光感测器,以使之与其他空间飞行器会合。自由飞行器需要高性能感测器,以鉴别临近它的敌或友的飞行器。若在1994年发射的话,该自由飞行器上将装上详查环境鉴别感测器。回收任务的空间飞行器把激光束传输给要回收的卫星。目前的飞行器系统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不高。新的激光感测器在对接前相距2米时才工作。如果能研制成功,对两个不载人空间飞行器会合的对接将有很大用处。隆冬译自日本1988.8.10只英文版《翼报与通信》  相似文献   

2.
航天飞机是为人类太空飞行任务而开发并运行的一种集火箭发射、轨道飞行器及携带标准组件的再人太空飞机为一体的可重复使用发射系统。(通常所说的航天飞机只是其中的轨道飞行器,有点用词不当。)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与苏联有能力制造能进人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苏联解体后,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斯坦接收,  相似文献   

3.
日本自由飞行器组织(USEF)现正为1993年用H-Ⅱ火箭发射,而以航天飞机回收的“空间实验及观测的自由飞行器(SFU)”积极筹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通产省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研制的实验和观测两用小型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已顺利进入飞行样机的研制阶段。SFU是一个形状小(呈直径4.46m、高2.8m的炸面圈形结构)、重量轻(发射时4吨,回收时3.2吨)、有效载荷比高(1.2吨以上)、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共10个模块)、多功能、可反复使用的空间自由飞行器。许多航天专家都在关注着日本的这个小自由飞行器的研制和在轨实验情况。关于SFU的结构、控制、交会、回收等已陆续做过介绍。这里重点介绍SFU的第1次、第2次在轨飞行实验计划。 SFU用H-Ⅱ火箭发射,在轨完成预定  相似文献   

5.
物—伞系统运动方程与稳定性判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物—伞系统运动轨迹计算与运动稳定性分析是飞行器回收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刚体─刚体模型代替物─个系统,给出该系统的运动方程与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折叠翼飞行器,可以通过折叠机翼来适应各种飞行状态,保持最优的气动特性。并针对临近空间滑翔式高超声速的特点,采用高斯伪谱法对固定翼飞行器和折叠翼飞行器的轨迹优化,通过将折叠翼飞行器与传统固定翼飞行器在射程能力、规避热流能力方面进行对比,提出了一种综合目标的轨迹优化思想。设计的折叠翼飞行器相比传统固定翼飞行器性能更加优越,更适合临近空间环境,提高了17.67%的航程,减少了热流率峰值的35.72%,并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体飞行器机动能力相比固定翼飞行器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1994年9月9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8时23分(格林尼治时间22时23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4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9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64。因天气原因,发射推迟了约2小时。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一、第二次施放与回收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Spartan-201太阳风探测自由飞行器[该飞行器曾在1993年4月8日~17日的STS-56飞行,即第M次国际应用与科学大气实验室飞行(ATLAS-2)中被施放与回收,自由飞行约50小时]。由德国研…  相似文献   

8.
天空之船     
《飞碟探索》2012,(7):27-27
2011年,美国的三个工业小组都在研究如何达到美国航空航天局关于新飞行器燃料消耗与有害物质排放的要求.即比起1998年服役的飞行器来。新飞行器燃料消耗要降低50%,有害物质排放降低75%.将机场令人讨厌的噪音污染区域减小85%。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回收型卫星重返大气层概貌。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论述卫星再入舱气动外形设计依据,评述美、苏两国现有空间再入飞行器外形的特点,然后论述卫星再入舱与导弹再入弹头的主要差别,指出再入舱特有的主要空气动力学问题。最后展望回收型卫星气动外形未来发展趋势,推荐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再入舱气动外形—平头双锥体。  相似文献   

10.
欧洲空间局的“乔托”(Giotto)飞行器和地球之间建立了高增益的通信链路,这条链路约有7亿公里。该飞行器在今年3月13日探测哈雷彗星时,传输了探测数据。飞行器正确的定向和高增益消旋天线,使无线电波束始终指向地球。乔托飞行器在位于西德达姆斯丹特欧空局地面站控制下,所有系统都工作正常。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各种用途的无人飞行器。目前,世界上32个国家研制出了50多种无人机,有55个国家装备了无人机。无人机成为本世纪武器装备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斯巴达”(Spartan)过去属于多余军用装置。为了使军用品转为民用,并为空间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目前已利用它作为探测恒星和太阳的一种特殊飞行器。最早用在探空火箭上,短暂地观察大气和进行天文学研究,用来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学、太阳物理学、紫外天文学,这样斯巴达又象一颗天文学卫星,只不过飞行时间比卫星短,但灵活性大,能回收,可多次使用。“斯巴达”将是一个长久性空间科学研究平台。美国航宇局想用“斯巴达”飞行器进行国际空间合作,以色列准备在“斯巴达”平台上置放一台观测太阳仪器。美国期望中国能参加进来,以示两国空间合作的开端。“斯巴达”飞行器目前已改用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效用高。美宇航局已改设计成功三种不同的“斯巴达”空间探测器:第一种是高能天体物理学“斯巴达”飞行器,有一个平台,置放光学观测仪器,适用于各种矩形阵探测器,使之定向恒星天体;第二种是太阳物理学“斯巴远”飞行器,装备有一架43厘米直径望远远。它能精确地定向观测太阳面上选定的点;第三种为紫外天文学“斯巴达”飞行器,采用了前两种“斯巴达”的设计概念和装置。它将携带一架55厘米直径的望远镜,观测恒星,其外形似第二种“斯巴达”的望远镜,也用了一个类似第一种“斯巴达”的精确定向系统。下面介绍一下“斯巴达”探测器发展经过及未来探空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飞碟现象的开始时间被定为 1947年,因为正是这一年,美国商人、飞行爱好者尼斯·阿诺德遇到了一队奇特的不明飞行物体。在近几十年间,世界研究飞碟的组织约有 500个,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到了飞碟。这一切使人们联想到有外星人的存在。但到现在为止,许多国家的军人都认为,飞碟实际上是地球上制造的新一代飞行器,是人类设计才能的突出体现。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专家们并不排斥圆盘形、蛋形和球形飞行器的存在可能,因为它们完全可以飞行。还是在航空的开始阶段,前苏联的著名发明家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制造了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自1958年8月21日成立至今,集研发、设计、生产、试验、测试于一体,长期致力于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回收着陆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卫星、飞船、探空探测器、火箭、武器、无人机等  相似文献   

15.
正空天飞行器(Aerospace Vehicle)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简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空航天技术术语词典和麦格劳-希尔科学与技术术语词典对空天飞行器的解释为"在可感大气层内外都可以飞行的一类飞行器",即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飞行器。一般来说,将海拔100km高度的卡门线作为航空与航天的界线。所以空天飞行器是指既可以在海拔100km以下又可以在海拔100km以上飞行的飞行器。本文从商业和军事两方面阐述了空天飞行器的研究意义,介绍了空天飞行器研发所必须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新闻链接2010年12月8日,空军太空项目副部长理查德·麦金尼称,第二架X-37B将在2011年3月~4月之间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这次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任务将"扩展运行包线",以试验横向飞行范围的回收特性,并在更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尝试回收。  相似文献   

17.
腾月 《太空探索》2007,(2):40-41
茫茫诡异的太空随时都会有各种危险出现,比如说引力涡,陨石什么的。而且太空的广袤足以让一艘即使设备最先进的飞行器找不到方向。飞行器在太空中高速飞行,如果脱离了预定的轨道,难免碰上知己七八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早存20世纪初,无人飞行器(英文名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就已问世。它可分为无人机、导弹和靶标三大类。最初无人飞行器称为遥控飞行器(RPV),大多用做靶机,在早先的简氏世界飞机年鉴中将它归为遥控飞行器与靶标族类,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靶机仍占无人飞行器市场份额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9.
由于飞行器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任何飞行器都会有一定的磁性。飞行器的磁性会干扰飞行器的姿态和影响磁敏感仪器的性能,因此在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必须控制飞行器的磁特性。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空间环境磁场和飞行器的磁源,着重阐述了控制飞行器磁性的设计原则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飞碟爱好者也许都有相似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与外星人相遇,也好见识一下飞碟这种神奇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