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史研究》编辑部:贵刊1998年第二期登载了《两航起义始末》,这是继《纵横》1987年第6期刊载《飞向新中国——“两航”起义始末》之后,又一篇两航起义历史记述性文章.笔者团曾从事过两航起义人员落实政策工作,并参与过民航总局政治部撰写《两航起义始末》,故对该文特别关注.拜读后感到美中不足,不仅文字上有错漏之处,而且有些情节与史实也不尽相符.有种责任感驱使我与多方面资料核对,为了翔实反映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壮举,提几点意见,以供探讨.一、从贵刊所载《两航起义始末》(以下简称“始末”)的标题与内容来看,题文不符,题为始末,而内容有始无末.众所周知,两航起义是中国、中央航空公司两千多名员工的整体起义.该文只阐述了为什么策动两航起义,如何策  相似文献   

2.
《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中 ,除了港九民航工会的组建目的问题外 ,还有几个提法值得商榷。1 .第 3页“一、两航起义的秘密准备 ,……也体现了两航员工的机智勇敢和对祖国的绝对忠诚。”第 5页亦有“绝对忠诚”的提法。笔者认为“绝对”二字说的太满。香港情况复杂 ,两航员工爱国是主流 ,但也不是全部一边倒的。“绝对”并非如此 ,绝对忠诚为什么起义后又有近二百人投靠沈德燮、戴安国 ,背叛起义的 ?保密工作好 ,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两航起义员工对祖国忠诚 ,采取中层骨干以行政渠道布置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工会进行面上发动群众 …  相似文献   

3.
今年《航空史研究》第一期所载《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 》(简称“初探”),是迄今第一篇关于两航起义性质的论作,它将引导对两航起义经验的深入研究.我反复拜读后,感到文中多处事实欠准确,某些问题的提法,也令人难以苟同.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地总结两航起义的经验,愿将个人参与两航起义、港九民航工会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和已见供作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年指1994年是两航起义四十五周年,四十五年前的11月9日,两航(原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转移到香港的两千余名航空技术、业务人才,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的热恋,他们在两航总经理刘敬宜和陈卓林率领下,在当时的殖民地香港,毅然脱离国民党、冲破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驾驶12架飞机飞达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地并宣布起义,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接待和宴请了全体北飞人员,第二天毛主席向刘敬宜和陈卓林及全起起义员工致电祝贺,称赞起义人员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祖国怀抱,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恩来总理于1949年11月12日亲笔签发了任命刘敬宜为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为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的命令。勉励他们坚持爱国立场,努力进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航空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十一月九日是前中国航空公司和前中央航空公司在香港起义(简称两航起义)的四十七周年纪念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肯定了这次起义的作用,说它是一个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并勉励参加起义的两航员工,坚持爱国立场,努力进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航空事业而奋斗。 参加起义的两航员,除在香港留下二百多人维护留在香港的两航产业外,自1950年中旬至二月底有一千五百余人回到祖国。1950年三月三十一日民航局向中央建议:1.以小飞原则开航;2.民航采用企业制。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这个建议。然后民航局全面地展开了开航的准备工作。航行、机务、电讯、场站和油料部门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两航起义在境外 ,情况很复杂 ,也正因此 ,两航起义的经验极其丰富。笔者已对《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中港九民航工会的组建目的问题 ,谈了个人的浅见 [编者注 :见 6 7期中与《初探》商榷之一 ]。研究历史 ,总结经验 ,史实是基础 ,作为依据的历史事实 ,必须准确无误。否则 ,将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初探》有以下几个史实 ,需商榷。1 .第 3页文中称 ,“1 949年夏 ,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着手策动两航回归祖国的工作。与此同时 ,中共上海市委和军管会也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争取两航的建议。”事实是上海军管会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第58期《航空史研究》中,两航同仁李纬文同志撰写了一篇“两航起义与民航建设”,笔者现写一篇“两航起义与航空建设”.人们一般总认为两航起义与民航发展是密切分不开的,其实两航起义还直接发展并充实了航空工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两航(指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义,在我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和新中国的民航史上,是较大的事件之一。两航起义是在1949年11月9日,值此本刊本期特组织三篇稿件以示纪念。 “中航起义前后”一文,是刘敬宜先生在1959年5月8日所写,是刘敬宜夫人刘伟英女士几经周折保存下来的《记中航起义前后》遗稿的节录。《刘敬宜与两航起义》一文的作者刘保琴为市政协委员,两航联谊会副会长,刘敬宜的堂弟。《讲话稿》是西安航空电气公司的,他代表公司中的两航起义人员在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航空史研究》第 67期刊登了《与〈初探〉商榷之一》(以下简称《商榷》)一文 ,对《在境外举行的两航起义特殊性初探》关于港九民航工会成立目的的观点提出异议。我们参加了两航起义 ,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就此作进一步探讨。港九民航工会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于反迁台斗争中诞生 ,成立前后的活动与两航起义的秘密准备工作完全同步。弄清港九民航工会的目的不但要从历史文字材料中去找 ,而且应从工会主要发起人与组织者的真实意图和斗争策略、当时当地工会章程出台的背景、基本会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工会的实际工作和历史作用等各个方面 ,进行全方…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两航"起义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在政治经济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忆张镒     
为《航空史研究》提写刊名的张镒同志于1996年11月26日因病不幸逝世,终年八十岁.张镒同志生前是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民航科研一所司局级调研员,他是“两航”起义北飞的机长之一,为“两航”机队起义北飞作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代表西安航空电气公司的两航起义人员向陕西省航空联谊会在今天(编者按:指94年11月9日)召开纪念两航起义45周年座谈会,致以衷心的感谢。 45年前的今天,我们已经在香港两航起义宣言上签了名,45年前的今天,我们心里很紧张,因为那天早晨六点以后,就有一架央航的“空中行宫”,中航的3架C—46,7架C—47和央航的一架C—47共12架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陆续起飞,分别飞往祖国首都——北京和天津。当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两航”起义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在政治经济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航一集团ARJ 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中航二集团与巴西合作生产的ERJ 145支线飞机项目的相继上马和开工,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始加速发展,这对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在管理、科研、生产技术水平上的全面快速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从香港飞回12架飞机,加上1950年下半年到1951年组织“两航”机务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奠定了新中国民航业的基础。从“两航”起义到现在50多年间我国民航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航空货运业也从无到有,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下和市场经济下的发展,逐渐发展到信息经济下的今天,成为…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航联之声》上撰写了《两航起义功不可没》。文中对民航第三修理厂无任何叙述,因了解甚少。现从两航《联谊通讯》第39期刊登有关民航第三修理厂的一些事绩中,汇编推荐,以弥补前文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张海如同志(1920—1993),陕西省旬邑县人.1933年2月在本县参加工农红军,被编入陕北红26军少年先锋营.1950年9月由陆军选拔到空军六航校学习,1951年7月任空军18师52、53飞行团团长,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8月被推荐到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飞行技术和指挥知识,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走马上任新中国民航事业是周恩来总理始创的.在周总理亲自领导和党的地下组织具体策划下,于1949年11月 9日出现了震惊中外的“两航”起 义.周总理指出“两航”起义是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点,又指出,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将来还要发展到比过去的航空公司要大好多倍呐.在周总理  相似文献   

18.
6月29日,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与法国兴业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签署了首架波音747-400型飞机融资合同,这是中货航首次通过境外融资方式引进全货机。根据协议,中货航分12年归还融资贷款后,飞机将归中货航所有。此次引进的全货机最大载货量为120吨,将于今年8月底交付使用,届时将投入中美航线的运营。中货航首次通过境外融资方式引进全货机  相似文献   

19.
6月26日,民航局在北京举办境外航空公司代表机构工作座谈会,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包括4家港澳台航空公司在内的共49家境外航空公司的73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这是民航局第一次举办境外航空公司代表机构工作座谈会。目前,中国已经与1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航雷达电子设备研究院(以下简称雷电院)是在2004年3月26日按照国防科工委关于调整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能力,由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和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而成。这是中国一航在实施"整合、凝聚、创新、卓越"大集团战略中对航空电子产品结构作出的重要调整,是实现强强联合,优化资源.提高实力,做强主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为雷电院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