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5月20日至22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一次会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兼第一届《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主编任新民同志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说:按章程规定,编委会任期同学会理事会。经中国宇航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请庄逢甘同志主持第二届《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工作,并聘请三十三位同志组成新的编委会。  相似文献   

2.
1992年6月8日,《宇航学报》第二届四次编委会在北京的京丰宾馆召开,会议由《宇航学报》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航空航天部白拜尔总师也到会参加。来自全国有关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宇航学报》编委会成员对学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讨,就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宇航科技的水平,如何妥善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4.
1987年4月16~17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委员们听取了中国宇航学会1986年国内外学术活动情况介绍和1987年学术活动计划之后,在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下,认真讨论了今明两年《宇航学报》的编辑方针;研讨了专业学术会议与编辑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8,29(2)
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四届六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21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常显奇院长,航天科技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学报第四届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52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基础处孙国斌处长特邀出席。会议由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7年《宇航学报》的主要工作,研究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讨论2008年编辑工作的计划和初步设想。会议首先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同志对学报2007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汇报。汇报主要指出:(1)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统计,2006年学报的影响因子(0.607)较05年提高了25%,在我国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2)逐步开展了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网络投稿、远程办公,以及07年的全文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yhxb.org.cn);(3)2007年学报获得了“中国科协学术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线性均方...  相似文献   

6.
《宇航学报》2008,29(3)
2008年4月28至29日,根据2008年编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宇航学会领导的安排,《宇航学报》编委会本年度的第一次地区性工作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顺利召开。学报多位资深编委,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审稿专家,以及学报编辑部成员共19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副主编、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原院长常显奇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7.
1988年9月初,在北京召开《宇航学报》第二届第三次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由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出席的有陆元九、屠善澄、张履谦、王树声、吴北生、崔国良、朱庆林、沈家楠、俞宝传、常荣福、吴瑶华、常显奇、陆仲良、张清泰、张世基、王国雄、贾司光、李素循、黄培康、朱宁昌、黄祖蔚、冯仕继等编委和编辑部的朱桂龄等编辑同志。 回顾二届二次编委会全体会议之后,一年半来,编辑工作进行了以下几项改进:  相似文献   

8.
“宇航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 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行第三届编委会的改选换届及研讨“宇航学报”工作的改进。会议上传达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宇航学报”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 :“学报要办就办成精品 ,学报是航天界的窗口 ,办就要办好 !”这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对“学报”的期望和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其讲话精神如下 :1.“学报”的工作和状况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形势不相称 ,与兄弟学会所办刊物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1979年10月,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决定创办《宇航学报》,以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任新民理事长亲自指导我们筹备创刊工作,钱学森名誉理事长撰写发刊祝词,他说:“宇航的第一阶段是航天,也就是在太阳系内部大约几十亿公里范围中活动。我认为航天技术是毛主席明确过的技术革命中的一项,与蒸气机、电力、原子能、以及电子计算机并列的一次技术革命。航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9,30(3)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经半年多筹备,于1998年9月21日组成《遥测遥控》第三届编委会。本届编委会成员名单刊于本期封四。《遥测遥控》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于1993年初,五年多来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下旬,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和院校、科研所、机关的同志共计四十七人。主编任新民同志、副主编梁守槃、庄逢甘同志分别主持了两天的会议。 大会听取了编辑部朱庆林同志关于《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的工作汇报之后,围绕着《宇航学报》今后的编辑方针,如何依靠中国宇航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宇航学会的集体力量来办好学报?如何加强稿件审查和扩大学术交流等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创刊至今已经40载,发展成为引领宇航学科发展、促进航天科技创新的最重要阵地。1980年7月,第一期《宇航学报》正式出版发行,钱学森先生特别撰写了发刊祝词,强调表示:"我认为航天技术是毛主席明确过的技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利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宇航学报》2017年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多项文献计量指标在航天科学技术类期刊中名列前茅。2017年《宇航学报》再次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还入选"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月28日,《航天器工程》期刊组织召开了编委会常务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部长林益明主持,审定并通过了第五届编委会组成人员,至此《航天器工程》编委会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编委会暨第五届编委会正式组成。第四届《航天器工程》编委会成立于2006年12月30日,为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一届编委会聘任了35位航天领域的领导和专家担任顾问,80位国内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新一届编  相似文献   

17.
《宇航学报》2009,30(2)
为了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国内科技期刊未来集群化发展的宏观要求,2009年2月24日,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召开了2009年中国航天领域学术期刊的第一次联合研讨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宇航学报》、《航天器环境工程》、《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8月19日,《上海航天》期刊第十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总师吴伟仁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龚惠兴院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吴建军和来自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编委、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上海航天》第九届编委会2016年以来工作情况的报告,组成了《上海航天》第十届编委会,张宏俊院长任第十届编委会主任,通过第十届编委会章程。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宇航学报》2017年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多项文献计量指标在航天科学技术类期刊中名列前茅。2017年《宇航学报》再次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还入选"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并被收录为"中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宇航学报》2017年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多项文献计量指标在航天科学技术类期刊中名列前茅。2017年《宇航学报》再次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还入选"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并被收录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