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美国航宇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11月17日宣布,NASA愿意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展开合作。博尔登在访问东京时对有关记者说:"我非常愿意在任何太空探索中与中国人合作,我想他们是一个非常有能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了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200余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联合昌平区政府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太空家园馆共同主办的航天主题日庆祝活动尤为引人关注。在太空家园馆内,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太空穿心莲、太空芽苗菜、太空叶菜,了解太空育种知识,还可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4月24日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个航天器,即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它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征程。  相似文献   

4.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4月24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年仅5岁的小朋友陈瑾萱将自己参加"我的太空梦"第八届太空画创作征集活动的作品——《我和宇宙中的小生命做朋友》,送给了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西蒙内塔·迪皮蓬。迪皮蓬表示,将会把这幅画放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向全世界公开展示。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酷爱收藏雨花石,至今已有50年。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圆满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那一刻,我突发奇想:希望在雨花石中寻找出太空形象石,来永远记载这一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7.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20-21
1970年4月2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这次航天发射,开辟了中国征服太空的新纪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运载火箭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尤里·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的大会上,我有幸见到了俄罗斯航天员——托卡列夫。和我想象中的航天员不太一样,站在我面前的托卡列夫显得略微削瘦。但他身体非常好,而且也非常健谈,他对中国能够举行这么一次纪念活动表示非常感动,并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在太空生活的感受。1995年5月27日到6月6日托  相似文献   

9.
玉兔卖萌     
<正>"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你可以叫我@月球车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这是我第一次发微博,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和大家分享太空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2013年12月1日21点31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前三个多小时,一个名为"月球车玉兔"的新浪博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太空宽带网络,相当于为这些国家架设"太空丝路"。支撑并保卫这条"太空丝路"的是数颗中国制造的卫星,由它们构筑起的太空信息走廊,与蜿蜒的"海上丝绸之路"遥相辉映,一起把中国和东盟及世界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11月21日凌晨,"太空丝路"上又迎来了一颗新星——老挝一号。由于它更快、更强、更聪慧的特点,航天专家给它起了个爱称:"太空钢铁  相似文献   

11.
"大家好,欢迎来到2128年的国际太空家园,我是向导:NINGZEHAN,你们可以叫我N先生。现在,请让我带你们去太空家园看看吧。""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国建设的"红  相似文献   

12.
焦立中(莱罗伊焦),这位四次遨游太空的美籍华裔航天员,虽然生长在美国,但对中国却怀有深厚的感情.早在1988年,他和父亲一道应邀回到中国,在北京和长沙进行讲学活动.1994年7月焦立中把一面五星红旗带上太空,返回地面后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我非常自豪地带它经历了一次太空飞行,我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航宇局的航天员向中国人民表示敬意."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并安全返回,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每位炎黄子孙都应为此感到骄傲."2005年2月,焦立中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到了中国长城的照片,而且还把从太空拍到的一张北京照片赠送给中国记者,并深情地介绍了他在太空欢度春节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5,(8):39
2005年6月1日~4日,2005年度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特约通讯员会在烟台召开。  相似文献   

14.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8月10日~23日,由中国宇航学会组织承办的"赴美国太空营训练夏令营"在美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西安、苏州、无锡的56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在阿拉巴马太空营训练中心,营员们按年龄分成4组,由教官带领分别进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13,(6):46-47
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苏联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时隔50年,浩瀚太空,将第2次迎来中国女性靓丽的身影。今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5日,阿尔卡特宇航公司在京举行媒体午餐会。会上,阿尔卡特宇航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睿思,向《国际太空》杂志等报刊的记者简单介绍了阿尔卡特宇航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跟中国合作的一些信息。她表示,中国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9.
"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翟志刚。2008年9月27日,他从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出舱作业,这是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  相似文献   

20.
雨水 《太空探索》2011,(12):62-6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升空后585秒,天宫一号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大幕由此拉开,中国人梦中的"太空摇篮"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