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机刹车副温度场的瞬态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晶  李玉忍  田广来  谭娟 《航空学报》2010,31(3):638-642
飞机制动过程中刹车装置产生的高温可使摩擦材料发生热降解,导致摩擦系数变化,出现热衰退现象,影响飞机的安全性能,因此飞机刹车副瞬态温度场分析日益受到关注。针对飞机刹车副瞬态温度场建立了具有对流和热辐射两种边界条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对温度场的影响,并用ANSYS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得到的温度与刹车副经验温度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合理、可行,为飞机刹车装置温度场分析、计算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机轮刹车装置是飞机起落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面减速过程中吸收飞机大部分动能,对飞机起降安全至关重要。 其中,最大刹车能量设计是刹车装置的关键参数之一,与机轮刹车装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紧密相关。 对民用飞机机轮刹车装置最大刹车能量的计算进行研究,按照适航规章相关要求,结合适航当局对刹车装置最大刹车能量计算的关注要点和飞机的设计构型,以某民用飞机为例,分析了机轮最大刹车能量计算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算对比该飞机在预定的不同使用场景与可能遇到的单个及多个故障叠加工况着陆时的刹车能量,确定该型飞机最大刹车能量出现在典型高原机场两个机轮刹车装置失效着陆工况,最大刹车能量为 32. 44 MJ,为飞机机轮刹车装置的设计提供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ABAQUS软件进行航空机轮刹车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动能主要被刹车机轮吸收,从而导致机轮温度升高。使用C/C复合材料热库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过高的温度对机轮及相关件的强度和工作性能将产生严重损害,容易造成刹车起火、爆胎,甚至引起灾难性事故。热分析的目的在于优化设计,为减热防热提供理论指导。传统的热分析手段仅能完成对体容温度的评估,不能定量给出机轮零部件的温度历程,成为机轮设计的薄弱环节。利用ABAQUS软件,可方便地完成刹车机轮的热分析。结果表明,热量施加方式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小,而薄膜系数选取有很大影响。在所给的条件下,刹车后大约13 s,刹车盘局部达到最高温度约为983℃。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构建飞机刹车系统方案设计环境,以提高飞机刹车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研究刹车装置参数和防滑控制系统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通过迭代的设计思想使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估算刹车装置性能和刹车系统的动态特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刹车系统模型,通过MATLAB引擎调用的方式进行刹车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以某无人机刹车系统为设计实例进行其刹车系统的方案设计,动力学仿真中刹车系统工作良好,与实际工作状况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飞机刹车方案设计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薛晶  李玉忍  刘卫国  田广来 《航空学报》2010,31(11):2282-2287
 为保证飞机着陆安全,避免热衰退现象影响制动性能,研究了飞机刹车副表面粗糙度对温度场的影响。将Cantor集理论应用到接触形貌分析中,按照体守恒原理建立刹车副粗糙表面接触模型,考虑其对刹车副材料热物理性能的影响,建立极坐标下刹车副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用ANSYS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更接近刹车副经验温度,证明了所建立的刹车副温度场模型合理、可行,为刹车副温度场分析、计算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炭刹车盘材料具有质量轻、摩擦特性好、使用寿命长、吸热能力高等一系列优良特性。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炭刹车盘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总共经历了五代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商用飞机炭刹车副的首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空客和波音系列飞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炭刹车材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作为PMA件应用于B757和A320机型,...  相似文献   

7.
一、民机用碳刹车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飞机刹车材料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型民用飞机.在众多材料中选用碳/碳刹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a.材料重量轻;b.高温力学性能良好;c.导热率高,抗热震性突出;d.摩擦磨损性能好,摩擦系数稳定;e.热库大,能量吸收快;f.材料具有可设计性,性能便于调节.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机刹车盘瞬态温度场建立了有限元计算仿真模型,重点研究了参数改变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用ANSYS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此模型对于研制高性能刹车装置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滑跑纠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无人机(UAV)滑跑纠偏控制方案、控制结构及控制律设计方法。提出了主轮差动刹车与方向舵联合滑跑纠偏控制方案及控制结构,建立了包含起落架、刹车装置及跑道特性的无人机滑跑非线性全量数学模型,采用频域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表示期望的滑跑纠偏控制性能,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过程对联合纠偏控制律参数进行设计,使纠偏控制特性逼近参考模型特性。实例设计表明,滑跑纠偏控制方案和控制结构合理可行,控制律设计方法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0.
国产钢刹车副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圆盘式刹车装置发展近况虽然飞机飞行的大部分时间内不需要使用它的刹车装置(又称制动装置),然而当起飞和着陆时,刹车装置对确保飞机的安全却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从经济性、乘客的舒适性,还是从飞机的安全性来考虑,可靠的、高性能的刹车装置都十分必要。近30年来,飞机刹车装置发展很快,最近已出现了数字式全电传刹车系统,并在商用飞机上获得了成功应用,比如:隼2000型飞机。由于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刹车装置允许吸收的总能量及吸能速率已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现今制造的所有大型飞机的刹车装置,许多都采用了烧结的金…  相似文献   

11.
采用黏胶丝基碳布进行了二维层板C/C复合材料研究。和PAN基碳布进行对比,分别从碳纤维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碳布物理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炭化过程残余热应力模拟、C/C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物理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2 200℃处理的黏胶丝基碳纤维是非石墨化结构;纤维横断面呈腰子形,碳布纬向纱弯曲。黏胶丝基碳纤维的密度仅1.39 g/cm~3;拉伸模量很低,约50 GPa。炭化过程研究表明,黏胶丝基碳纤维轴向具有持续的正的线膨胀行为,在炭化初期与酚醛树脂的膨胀行为相一致;黏胶丝基碳布增强树脂基材料在800℃的面内自由热应变是PAN基材料的1/8;模拟的炭化过程热应力是PAN基材料的1/60。黏胶丝基C/C层板材料的层剪强度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达到16.2 MPa;其拉伸强度为46.6 MPa,弯曲强度高达95.5 MPa,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基本一致,约10 GPa。黏胶丝基C/C复合材料在800℃的热导率是6.48 W/(m·K),与PAN基C/C复合材料非常接近;在800℃的线膨胀系数是2.18×10~(-6)/ K,远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的-0.387×10~(-6)/K。总之,黏胶丝基碳纤维由于其表粗糙度大、碳布纬向纱弯曲、极低的拉伸模量、正的轴向线膨胀系数,因而C/C复合材料层剪强度高,成型工艺中热应力低,较PAN基碳纤维更适合于研制不分层的二维C/C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碳/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如沥青、酚醛树脂、邻苯二甲腈树脂和炔类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多壁碳纳米管和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了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碳管用量及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制备的影响,考察了材料的弯曲强度、硬度和热、电传导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材料表现出较大的收缩和失重,碳管用量较少的样品失重、收缩更大,碳管用量15%(质量分数)的样品经2500℃处理后密度可达1.90g/cm^3;复合材料表现了远高于基体碳的弯曲强度和硬度;然而热、电传导性能远远低于基体碳。  相似文献   

14.
高导热C/ C 复合材料具有高热导率、低密度、低热胀系数和高温下高强度等性能,成为近年来最
具发展前景的散热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导热C/ C 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C/ C 复合材料的热
物理性能及影响其热导率的因素,介绍了C/ C 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碳纤维、基体炭的导热性能,以及高导热
C/ C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改性等。  相似文献   

15.
碳/碳复合材料连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用粘接以及用石墨、硼、硼化物、碳化物、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和玻璃等作中间层连接碳版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碳/碳复合材料与铝、铜的粘接及钎焊连接工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碳纤维难熔金属纤维混杂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中难熔金属与碳之间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条件不同,难熔金属W丝、Ta丝与不同形式碳的反应程度、反应产物及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低温区,难熔金属与碳不发生明显化学反应,中温区W丝可与气态的碳氢气体发生轻微化学反应,高温区W丝、Ta丝可与固态沥青碳以及碳纤维发生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难熔金属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碳基体、含难熔金属碳化物的难熔金属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碳基体和难熔金属碳化物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针刺毡、短纤维树脂模压、碳布叠层 3种预制体 ,其碳纤维体积含量均为 4 0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 4种C/C复合材料 :针刺毡 粗糙体热解碳 (具有两种定向热解碳组织 )、短纤维 树脂和热解碳、碳布 光滑体热解碳复合材料 ,对其进行 2 5 0 0℃保温 2h的高温热处理。在 0~ 90 0℃ ,研究了预制体结构和热解碳组织对二维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影响。研究发现 :预制体和热解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有强烈影响。 0~ 90 0℃ ,4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都非常小 ,与温度近似的成线性关系 ,且几乎具有相同的斜率 ,在一定条件下 ,其值呈现负热膨胀性质 ;0~ 90 0℃ ,4种材料都有高的导热系数 ,但作为温度的函数 ,其值随预制体结构、热解碳组织和传热方向而变化 ,x y向的导热系数 (2 5 .6~1 74W / (m·℃ ) )比z向的 (3.5~ 5 0W / (m·℃ ) )高几倍  相似文献   

18.
难熔金属及其化合物与C/C复合材料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织物混编难熔金属丝和浸渍含难熔金属化合物酚醛树脂两种方法,并结合常用的沥青浸影炭化工艺制备了含WC、TaC、ZrC、HfC的C/C复合材料,分析了难熔金属组分在工艺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C/C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混编的难熔金属丝既可以与基体碳也可以与碳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部分碳纤维被侵蚀受损;另外,由于线膨胀系数差异大,造成难熔金属丝以及周围部分碳纤维或整束碳纤维的断裂。颗粒状难熔金属化合物不会造成整束碳纤维断裂,颗粒表层基体碳的取向程度明显高于周围树脂碳。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几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针刺毡C/C复合材料。对针刺碳毡织物首先进行预增密处理,得到初始密度和碳纤维含量较高的坯料,然后用树脂浸渍法进一步致密化。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比未经预处理的试样,拉伸强度提高39%,压缩强度提高14%,层间剪切强度提高36%。通过SEM观察和常温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表明工艺的改进是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种制备C/C复合材料的高效等温ICVI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传统的负压等温化学气相渗透(ICVI)工艺加以改进,在常压条件下以丙烯为气态前驱体,氮气为稀释气体,通过定向扩散和控制滞留时间,经 100h沉积后制备出密度为 1 72g/cm3 的 C/C复合材料。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等温CVI工艺致密化速率较慢的问题,提高了致密化效率,有利于降低C/C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