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星载微波接收机应用的全集成厚膜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新一代小型化、轻量化星载微波接收机需求,借鉴引进的国外微波接收机全集成厚膜电源设计理念,采用轻质化硅铝材料和LTCC厚膜集成技术的新方案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星载微波接收机的全集成厚膜电源.该厚膜电源模块为全集成设计,除了实现DC-DC基本功能,还集成了EMI滤波器以及多个功能电路单元,模块可直接和卫星平台配电系统对接.本...  相似文献   

2.
陈文莹 《上海航天》1990,(6):20-23,76
介绍X波段单脉冲导引头接收机的微波集成混频器.主要讨论共基片的多路小型微带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其电路的性能和噪声特性;给出了混频器电路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火箭喷焰微波衰减特征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火箭喷焰微波衰减的计算是基于等离子体理论,根据微波衰减常数的实验测量结果,必须将理论公式中的电子浓度估计到一个很高的值.然而,这一很高的电子浓度值与火箭喷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结果不相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尘埃等离子体理论基础上,导出了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的微波衰减常数和相位常数计算公式.将固体火箭喷焰的有关参数重新代入计算,给出的微波衰减常数比等离子体理论给出的结果大1~3个量级.所得结果与微波衰减的实验观测相符.  相似文献   

4.
扼要叙述星载微波风场散射计的工作原理,由一般的雷达方程推导出散射系数σ_0的计算方法,介绍两种估算散射计工作性能的方法;总结全球模式和局部模式两种结果,给出散射计系统简易方框图以及工作性能,给出星载微波风场散射计覆盖飞行情况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林溪波 《上海航天》1995,12(6):37-43
介绍六种形式的航天微波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技术参数,并给出相应的方框图,阐述各种形式的微波辐射计的灵敏度和噪声温度的计算方法,比较这些微波辐射计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微波集成电路中异频功率混合器的几种形式,以及组合式介质滤波器型功率混合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介质带通滤波型混合器的耦合和阻抗匹配问题.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实现于悬置基片带状线(SSS)的广义切比雪夫型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将SSS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分别缩简,然后并接优化之,制成了集成一体的SSS结构微波频分器,并给出了2 GHz~18 GHz一分四频分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波导R型开关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波导R型开关射频转子的设计方法。通过对1/4波长阻抗变换器以及非工作状态通道本征模的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波导开关转子设计当中。该方法可有效满足对波导开关低插损、低驻波以及高隔离度的性能需求。通过相关理论计算给出了各微波参数的控制方法,结合HFSS仿真软件并通过优化最终得到理想的波导R型微波开关,实测与仿真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9.
由于光子技术的宽带和低损耗优势,微波光子技术已经在电子对抗领域中尤其是在微波信号的产生、处理、控制及传输等方面引起了强烈关注.着重阐述了微波信号的光子方法产生及处理、光子微波滤波器、光真延时波束形成以及光学A/D模数转换等技术,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未来卫星领域对高频率、低相位噪声微波本振源发展需求,提出一种适应于星载应用的光电振荡器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光电振荡器应用背景、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之后详细分析了星载光电振荡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光电振荡器的振荡阀值、产生毫米波频率、幅度数学模型等,最后对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分析表明,利用光电振荡器能够产生超低相位噪声(-163d Bc/Hz@10KHz)的微波本振信号,且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和振荡频率无关,星载光电振荡器为未来卫星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微波本振信号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的现状及其宇航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成微波光子技术具有小尺寸、大宽带、可调谐和低功耗等优势,在未来高通量卫星载荷技术中极具应用前景。本文围绕集成微波光子技术宇航应用的两个关键技术--集成光子技术和集成封装技术,通过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对目前我国集成微波光子宇航应用所面临的几项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传统微波暗室的考核指标是静区场均匀性,对于散射测量来说,这个指标并不能决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扫频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散射测量微波暗室优化设计目标--降低目标区背景噪声.分析了矩形微波暗室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分布,指出了两者的不同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目标区干扰信号的微波暗室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实际建设的散射测量微波暗室目标区性能指标,其目标区背景噪卢比同类普通矩形微波暗室低10dB以上.  相似文献   

13.
微带型高隔离度微波开关是微波控制电路的一种,目前已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应答机.从微波开关的工程设计出发,根据实践经验及有关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提高开关性能的途径,给出了设计实例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微波谐振腔模型理论对矩形和圆形微带天线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有关计算微带天线参量公式和几组曲线,供设计微带天线作参考.从分析结果可看出,仅考虑腔中基模,即用单模理论方法分析虽简单,但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多模理论分析方法,才能取得较精确的结果.最后简要介绍国内外航天技术中应用微带天线概况.  相似文献   

15.
孙永志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5):24-25,28
采用格林函数法和FDTD计算法,分别分析和计算了微波、毫米波接收前端中多芯片组件的不同摆放位置对系统的噪声系数和功率增益的影响.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微波多芯片组件的位置是影响宽频微波、毫米波接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DM应用软件集成的三种方式,分析了I-DEASDrafting和eMatrix系统的API,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Matrix系统中I-DEASDrafting的集成模型.文章最后给出了集成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微波光子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通信、雷达、电子战等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基于分立器件的微波光子系统在体积、重量及稳定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微波光子技术在星载、机载等平台的应用。而以光子集成工艺为基础的集成微波光子技术有望打破这种困境。最近新出现的薄膜铌酸锂材料,以其线性的电光效应、更强的光场限制能力及更高的集成度,有望成为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的基石。文章回顾了由铌酸锂晶体材料到薄膜铌酸锂材料,以及传统调制器到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的发展历程,重点对比分析了薄膜铌酸锂材料与现有的光子集成工艺平台所用的InP、SiO2、硅、氮化硅等材料,在光子集成特性方面的优势及劣势。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雷达和通讯系统中 ,本振相位噪声越来越成为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本振调相、调幅噪声对相参雷达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主杂波环境下雷达发射机调相噪声以及发射机泄漏的调幅噪声的数字仿真模型。在雷达数字仿真系统中使用这些模型 ,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定量分析微波本振相位噪声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 ,对昂贵的微波系统提出满足总体设计要求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因随着卫星通信系统向高频段、大带宽、多通道方向发展,传统微波技术在高频微波信号的产生、馈送、交换等方面越来越多受到电子瓶颈的限制,而微波光子学作为一门淅兴学科可解决上述问题,对星上高性能集中式本振信号产生及多路馈送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两种高频微波本振信号产生方法,用低频射频信号或无需射频信号输入即可生成高频的微波本振信号,大幅降低系统对光电器件带宽的要求。一种是基于两个级联马赫-曾德尔(MZ)调制器的高频微波信号产生方法,可生成八倍频微波信号,调节输入射频信号频率即可调整生成微波信号的频率,系统可调谐性较好。另一种是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微波信号生成方法,通过设置偏振调制器、MZ调制器及移相器的参数,可实现对光电振荡器环路谐振信号的四、六和八倍频。分析了高频微波本振信号光纤馈送中损耗和色散的影响,发现两者对星上微波本振信号的馈送影响很小,且星上馈送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可明显降低。研究将为微波光子技术用于星上载荷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高可靠、长寿命电子产品的基于加速退化试验(ADT)的寿命与可靠性评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用漂移布朗运动拟合其退化过程,考虑退化的可加速性,综合加速模型建立了带加速的漂移布朗运动模型,根据漂移布朗运动首达时服从逆高斯分布的特点建立了可靠性评估模型,用极大似然估计与最小二乘法给出了不等采样周期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某GaAs微波组件的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