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利  王开书 《国际航空》2011,(12):48-50
目前,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机匣、盘、轴、叶片等零部件,绝大多数仍是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的铸件或锻件。因此,以铸造和锻造工艺为代表的热加工工艺水平对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围绕国内发动机热加工领域的现状,本刊记者专访了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浩,他的困惑与思考发人深醒。  相似文献   

2.
难加工材料超声辅助切削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性能合金(如高温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等)、复合材料、硬脆材料(如光学玻璃、工程陶瓷和功能晶体)等先进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金属材料相对可切削性系数(Kr)的涵义及其在航空材料切削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列举了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钛合金的Kr值及不同Kr值材料的车削、钻削、铰削、铣削加工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材料力学性能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玉怀  苏彬 《航空发动机》2005,31(2):51-54,58
简述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材料的发展,对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材料中的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的拉伸、持久、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材料性能数据十分缺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先进航空发动机及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对耐热轻质的600℃高温钛合金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600℃高温钛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发动机600℃以下高温段高压压气机轮盘、叶片、整体叶盘、机匣以及飞行器机身构件、蒙皮等,可以显著减轻结构重量,大幅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600℃高温钛合金的设计受蠕变与热稳定性本质矛盾的限制,为了最大程度发挥高温蠕变抗力,同时兼顾塑性、热稳定性等,基于当量设计准则和扩散理论,设计研制新的600℃高温钛合金材料TA29,合金系为Ti-Al-Sn-Zr-Nb-Ta-Si-C。TA29钛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强性,良好的断裂韧度、塑性和热稳定性,其整体叶盘部件成功通过了发动机强度考核试验,有望推广应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超高声速导弹等飞行器的高温结构部件。应加强TA29钛合金高温蠕变-疲劳-环境交互作用、微织构、表面完整性、残余应力分析及其对使用性能影响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钛合金离心式整体叶轮的加工工艺为例,介绍阿奇夏米尔集团公司高性能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此类零件的优势。在数目庞大的航空零部件中,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核心,其零件的主要材料是钛合金和高温合金。钛合金零件多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冷端部分(风扇和压气机等),而热端部分(涡轮机等)主要为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现代航空,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大量采用高温合金、钛合金、耐热不锈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等难变形合金。这些材料在锻压成形中,由于合金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抗力大、成型难、裂纹、祖晶、晶粒不均以及表层金属污染或元素贫化等技术问题越来越多,有的用老工艺简直无法生产,GH698盘的锻造裂纹,曾一度成为航空部和冶金部的部领导部非常关心的技术关键。然而,当采用FR系列等防护润滑剂之  相似文献   

8.
大型飞机铸件在美国举行的第10届航空材料年会及展示会上,PCC结构公司的精密铸件分公司展示了它的航空发动机大结构件的铸造能力。结构用高温铸件的直径达到2.1m,铸件重量3180kg;钛合金铸件直径达2.5m,或长2.5m,铸件重770kg。DWA铝基复合材料DWA铝复合材料公司展示了非连续增强铝产品,包括挤压件、轧压件、锻件及其他变形工艺。所用的材料系统包括6092和2009铝合金,SiC颗粒体积百分率为15%~25%(结构用),30%~35%(热胀及热管系统用)。喷射成形铝英国的Osprey金…  相似文献   

9.
珩磨技术凭借加工精度高、材料去除率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精密孔加工.航空发动机广泛采用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航空难加工材料,其难加工性降低了珩磨加工的材料去除及误差修正能力,限制了珩磨工艺在航空发动机精密孔加工中的进一步应用.为突破难加工材料珩磨工艺瓶颈,对难加工材料珩磨工艺特性进行分析,并以高效精密珩磨工艺及工具为切入点,归纳了航空难加工材料精密孔高效珩磨技术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变形高温合金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10年来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研制情况.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用涡轮盘材料718Plus,GH4720Li,GH4065合金的特点,燃烧室用GH3230合金以及燃气轮机用GH4706合金的研制进展.并对变形高温合金热加工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针对易偏析材料开发的ERS-CDS新工艺,改善变形高温合金棒材组织的反复镦拔工艺,提升高性能难变形高温合金热塑性的缓冷处理和热机械循环处理技术.最后,展望了我国变形高温合金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